好醫師新聞網 - 週邊血管心導管手術 保糖尿病患免截肢

2016-06-29 06:51:57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臺中報導

糖尿病人屬於血管阻塞造成肢體壞死需要截肢的高危險群,臺中榮總心血管中心針對這種棘手的病症於106年1月成立全方位照顧團隊,使用尖端介入技術,包含正向或逆向(直接遠端血管穿刺,經側枝,或足底血管圈)導絲通過技術,超長球囊,斑塊移除技術,藥物釋放球囊,藥物釋放支架,來處理糖尿病性危急週邊血管阻塞疾病,對特別艱難的膝下阻塞閉塞病灶目前成功率已可達8至9成。

69歲的林女士,本身有長期糖尿病及尿毒症需規則血液透析,於民國103年3月因危急性糖尿病足造成右足趾壞疽及左足底傷口癒合不良,於臺中榮總分別接受下肢血管成形手術及支架置放手術,但右腳血管於一年後再次狹窄及阻塞,再成功打通血管後,使用了5個Impact Admiral DCB紫杉醇藥物塗層球囊;而左腳血管於8個月後再次狹窄及阻塞,因雙側病灶狹窄阻塞長度超過50公分,各使用了5個紫杉醇藥物塗層球囊,術後傷口癒合良好,臨床追蹤已近2年,下肢的踝肱指數,由術前的0.7上升至1.1,雙下肢脈動良好。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鄭佳欣表示,糖尿病性危急週邊血管阻塞疾病造成的糖尿病足往往因疾病進程迅速,合併細菌感染,很快進展至肢體壞疽而需要截肢的程度,治療這種疾病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團隊來積極處理,控制感染,控制血糖,而且需要有經驗的經導管介入治療醫師開通血管,進行完全再血管化,並維持長期的血管通暢,才能保住肢體,避免截肢,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的情形。

對這些弱勢患者助益巨大。

鄭佳欣醫師指出,周邊動脈即是動脈離開心臟後主動脈的分支。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大部份起因於動脈硬化,小部份則是急性栓塞、凝血機能異常、血管病變等引起。通常下肢動脈阻塞的病人,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抽煙,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慢性病患者。同時也有很高的機率會合併心肌梗塞、腦中風或腎病變等其他動脈阻塞病變。臨床上這些心血管動脈阻塞的病人,都應該接受其他系統的檢查。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偉俊進一步說明表示,患者在長距離行走或是運動後,發生大腿,小腿或是足部疼痛跛行的情形,嚴重可能導致下肢冰冷脈搏減弱,患肢水腫,毛髮脫落,傷口癒合不佳等情形,甚至在平時就會有酸麻及疼痛感。皮膚則沒有血色甚至變黑。這些病人通常在一年內有6%會進展到壞死,而且以每年2%的比例惡化下去。若沒有加以正確診斷治療,最後則導致組織壞死而截肢。

張偉俊醫師強調,當一般藥物治療無法改善入周邊動脈阻塞情形時,則必須改以侵入性治療,包含血管腔內治療(氣球擴張,支架置入等)及動脈繞道手術。隨著醫學的進步像是塗藥氣球,支架的出現,過往讓人束手無策的情形大為減少。但周邊動脈疾病實為一系統性疾病,狀況多變因人而異,因此臺中榮總特別開設周邊動脈特別門診來照顧這些復雜的病人以系統性的評估提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當有四肢冰冷疼痛,下肢發生偶發性或間歇性跛行的現象,即可能是週邊血管疾病的警訊,應就醫檢查,儘量避免併發症及後遺症的發生。

延伸閱讀

糖尿病患未按時服藥差點全盲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糖尿病可能引起的合併症狀眾多,其中一項就是視力退化與眼睛病變。39歲的葉先生,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約八年,期間未規則服藥,最近幾個月感覺右眼視力越來越模糊,嚴重影響工作,求助於衛福部新營醫院。醫師檢查後發現,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右眼僅手動視力50公分、左眼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