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老奶奶罹腸癌 開刀竟可沒傷口

2016-09-12 18:56:34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上圖:台北慈濟醫院陳莊偉醫師

腸癌發現早跟晚真的差好多!一位71歲的林奶奶,因有便血症狀,至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就在距離肛門5公分處有一個惡性腫瘤,院方考量林奶奶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及瓣膜性心臟病,又接受過心臟金屬瓣膜置換手術,需持續服用抗凝血劑,不但年紀大且身體狀況又不佳,但是腫瘤又必須切除不可,大腸直腸外科陳莊偉醫師決定採用「經肛門微創手術」替老奶奶摘除腫瘤。手術後老奶奶身上沒有任何傷口,而且第三天就能出院回家,追蹤報告更顯示癌細胞並沒有復發跡象。

執行手術的陳莊偉醫師表示,傳統直腸癌手術需將約15公分長的整段直腸切除後,將乙狀結腸直接表到肛門口進行整圈的縫合,少掉直腸這段儲存糞便的功能後,有時會發生糞便滲漏而導致骨盆腔感染甚至引發敗血症的風險;而且病人剛開始時,也可能會一天要上十幾次廁所,加上麻醉時間也需要到3個多小時,考量林奶奶的腫瘤離肛門口只有五公分左右,屬於低位直腸癌,林奶奶身體狀況並不好,加上無法停止使用抗凝血劑,更增加了手術風險。傳統手術除了會增加心肺併發症風險,且需考量腸道吻合接口癒合不良的情況,也需要暫時性或永久性腸造口,術後對日常生活勢必造成影響。因此,決定採用經肛門微創手術,解除林奶奶的病痛,亦不影響日後的生活作息。

病患這次切除面積約為3.5公分的腸壁,再將切除處予以縫合,而不必整圈縫合,縫合面積縮小,也降低日後滲漏的機率。陳莊偉醫師提到,經肛門微創手術是大腸直腸外科最新的手術技術之一。手術的執行方式,是以患者的肛門為自然開口,並以單孔腹腔鏡手術為基礎,利用設備進入直腸,切除腫瘤,可說是一種經人體自然孔道的手術,適用於較早期的直腸癌,不必進肚子也不用任何腹部傷口。簡而言之,經肛門微創手術經由肛門,使用特殊微創及內視鏡器械,把腫瘤部位連同整層腸壁切除,再用特殊縫線將腸壁的缺口縫合,即完成手術,手術時間約一個小時。

上圖:GEL POINT器械外觀及操作

陳醫師更進一步說明,過去罹患「低位直腸癌」的患者,執行手術時,傷口大、且癒合時間長,必須要做永久性腸造口以作為排泄之用,不但手術後復原時間長,更對日後生活作息產生影響。經肛門微創手術是以「GEL POINT」這種新型器械,直接在肛門上放置一個矽膠平台,再於平台上伸入攝影機、手術刀具、與止血器械,以單孔內視鏡的概念,執行三項器械利用同一孔洞進入人體進行手術,因為這次的患者是距離肛門只有5公分的患部,因此利用這個手術就可以避免日後許多的不便與風險,這種方式適用於直腸的良性腫瘤及早期的直腸癌症,惟目前健保只提供部分給付,仍有部分項目需自費負擔。

陳莊偉強調,任何癌症都一樣,早發現早治療,林奶奶的腫瘤約2.5公分,入侵到腸壁的第三層而已,並沒有擴散或轉移,因此她的預後狀況良好,所以不能輕忽大腸癌篩檢的重要性。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大家應該多加利用。但是有個人或家族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則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需提早。

延伸閱讀

壯男肝腸癌症第四期   彰基複合式治療奏效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曾美晴/彰化報導 圖:張先生接受複合式癌症治療,透過細胞治療、化療、標靶、手術及中醫輔療之後,生活品質良好如同一般人/彰基提供 家住雲林的60歲張先生,平日注重養生且定期健康檢查,卻意外發現第四期癌症,直腸跟肝都有五公分上下的腫瘤;原本沮喪、萬念俱灰的張先生打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