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別吵了,好醫師教您如何分辨巴金森氏症

2016-11-03 17:09:51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近來由於一則麵包師傅拍攝前前總統陳水扁散步的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讓大家再度討論起到底什麼是巴金森氏症?為巴金森氏症打響了知名度。儘管大眾對巴金森氏症這個病名耳熟能詳,但是到底如何分辨箇中真假?

事實上,巴金森氏症是一系列症狀的組合。巴金森病人常表現的症狀有行動緩慢、手腳顫抖、走路彎腰駝背、步伐呈小碎步、字越寫越小、面無表情…等。早期不易發現,或因症狀輕微未獲病人及家屬重視,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其實不然。巴金森氏症除了上述症狀外,還常伴有以下的合併症:長期便秘、輕度憂鬱、嗅覺失靈、睡夢中容易拳打腳踢、失眠、肩頸或腰背疼痛…等。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雅純表示,巴金森氏症發展到後期,會逐漸演變至肢體僵硬、平衡感下降導致走路不穩、易跌、容易在門口停滯不前、吞嚥功能變差…等情形,此時也會開始需要家人的協助,家人也應對疾病有所瞭解,體諒病人說話慢、回應慢、動作慢是受到疾病的影響,而非故意不配合、對家人不理不睬、聽不懂家人說的話、懶惰…等。

吳雅純說,巴金森氏症的治療,須配合專科醫師指示,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服藥,且藥物應與食物隔開1小時以上服用,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發病多年後的巴金森病人,也可能續發失智症,屆時還應接受失智症藥物的治療,以延緩智能退化。

巴金森氏症屬退化性疾病,大多不會遺傳,一般對藥物反應良好,經診斷後的存活期也長,所表現的各式各樣症狀大多都有相對應的藥物可治,所以一旦發現有類似症狀一定要及早治療,別害怕求診、也不應該害怕被診斷。接受生病的事實,才是面對疾病的正確態度!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表」可上台灣神經學學會網站免費下載,網址:http://www.neuro.org.tw/。

【帕金森自我檢測表】

1.   你的手是否曾經在休息放鬆的狀態下,出現顫抖現象?

2.   走路時有一隻手臂彎曲,且不會擺動?

3.   身體在站立或行進時,姿勢會向後彎曲?

4.   走路姿勢雜亂、不順暢、好像要打結了或一隻腳拖在後面?

5.   步伐小且常常跌倒或摔跤?

6.   常覺得懶洋洋,做什麼事都沒動力?

7.   頸部後方或肩膀常常疼痛?

8.   刻意避免與聊不來的朋友或家人相處?

9.   音調出現改變?變得更單調、小聲或沙啞?

10. 寫字變慢且字體變小?

若有3題以上答案為「是」,應盡快就醫。

(資料來源/台灣神經學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