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癌症偽裝濕疹 免疫藥膏收效

2017-06-23 09:08:30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上圖: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王聿農醫師

在癌症治療方式中,除了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外,免疫療法也是近來非常引起注意的理論,透過藥物強化自體免疫細胞對腫瘤的攻擊,而且也沒有手術麻醉與感染的風險和化放療的副作用,是部份患者的選擇。一名高齡95歲的獨居阿嬤,在2016年中發現外陰部有腫塊且疼痛,後來漸漸會滲血,鄰居趕緊帶阿嬤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切片檢查後,診斷阿嬤罹患外陰部的惡性腫瘤──佩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阿嬤年紀大,不宜採取腫瘤切除手術,以放射線治療的療程又因副作用大而中斷,放射腫瘤科王聿農醫師改採用「促進免疫反應的外用藥膏」,治療阿嬤的腫瘤,塗抹四星期後,阿嬤的腫瘤從原本1公分大小縮小到約0.4公分,病情大為改善。

佩吉特氏病,又稱濕疹樣癌,是多發於停經後婦女乳頭及其周圍皮膚的惡性腫瘤,也有少數長在乳頭以外的部位,常為單側性,偶可見於男性;外陰部的佩吉特氏病是相當罕見的疾病,發生率僅占所有外陰部癌症中約1%的比例。王聿農醫師提到,外陰部的佩吉特氏病發病機轉,可能是陰部附近腺體發源的腺癌細胞,在表皮層水平擴散。症狀表現為局部癢、痛、燒灼感,外觀和濕疹相當類似,而常被誤診成濕診。

王聿農醫師表示,外陰部的佩吉特氏病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但因為癌細胞水平擴散的特性,不容易完全切除,以致復發率高達58%,且手術通常要求大面積的表皮切除,嚴重影響外觀及生活品質。放射治療是除手術外主要的替代療法,文獻報導反應率在62%~100%之間,但常伴隨嚴重的皮膚副作用,像是疼痛、濕性脫屑、過敏反應等。當以上兩種治療方法都無法執行時,可採取另一個替代療法──塗抹促進免疫反應的外用藥膏。

「促進免疫反應的外用藥膏」適應症包括,成人生殖器外部疣、肛門周圍疣和濕性尖疣,這些多為病毒所引發之良性皮膚疾病。其作用機轉,是透過激發塗抹部位的免疫反應,促使免疫細胞攻擊病灶。這種外用藥膏被用於外陰部佩吉特氏病的報導首見於2002年,因副作用輕微且療效不差,陸續有研究報導其治療成效,至2015年全球累積63例;依各醫療機構不同用法、用量的資料顯示,其治療外陰部佩吉特氏病的反應率約在52%~80%之間,復發率約19%左右,但因目前尚無統一的使用劑量、頻率及用藥期間,而沒能被當做首要的治療方式。

雖然佩吉特氏病被歸在惡性腫瘤之列,但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對症治療,痊癒的機會並不小。佩吉特氏病與濕疹病癥類似,常被誤判而延誤治療時間。王聿農醫師提醒,若以濕疹治療一個月後症狀未見改善,務必盡速請專業醫師診治;另外,罹患佩吉特氏病若評估身體狀況不適合做手術或放射治療時,千萬不能放棄,應與醫師討論其他可行的替代療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