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臺灣X光判讀第一人 百歲高齡仍行醫

2018-03-23 16:40:49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疆/花蓮報導  

  

上圖:左起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楊思標教授、楊錫欽醫師(楊思標之子)

臺灣胸腔內科的祖師爺─楊思標教授,不僅是臺灣胸腔X光判讀之父,更是肺結核診治、抗疫與研究的權威,「他的人生是一部臺灣百年醫學史」。在世界結核病日(03/24)前夕,二十三日上午,花蓮慈院舉辦《百歲醫師以愛奉獻》新書發表,邀請國寶級的防疫專家楊思標教授分享他的醫者之路。

曾任臺大醫院及醫學院院長的楊思標教授,有太多在臺灣醫療史上創立的「第一」。他是臺灣光復後,第一代下鄉田野調查的醫師─1952年,只因三位前來求診的肺病患者皆來自基隆,讓他遠赴金瓜石礦區展開調查,追蹤出臺灣最早因工作環境所導致的疾病─肺塵病,更對工安環境與疾病提出重大提醒。

五○年代,楊思標推動並召開臺灣首度的跨院定期「聯合胸腔疾病討論會」。1957年,他檢查出臺灣第一例肺癌病患;1971年,他籌辦並主持臺灣首次國際醫學會議;1979年,他擔任臺大醫院院長期間,臺大成功完成亞洲第一例、全球第三例的「三肢坐骨連體嬰──忠仁忠義分割手術」……更重要的是,他出生自臺灣肺結核病橫行的1920年代,長達四分之三個世紀,他為臺灣結核病的診治、抗疫與研究,做出卓越貢獻。

二十三日上午,花蓮慈院舉辦《百歲醫師以愛奉獻》新書發表會,由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與花蓮慈院感染科專家副院長王立信聯合推薦好書。證嚴法師也特別在書中以「人醫人師,百歲典範」為序,推薦這本書。

楊思標教授年事雖高,身體還算硬朗,每周依舊遠來花蓮慈院為醫學生教學或開會。每周四傍晚,楊思標從臺北搭乘火車到花蓮;周五上午八時,準時參加慈濟醫院胸腔科醫師的影像討論會;九時半指導年輕醫師、學生判讀X光片,這個「周周往返花蓮」的例行行程,從花蓮慈院一啟業就開始,持續超過三十年了,至今從未間斷。

自1978年起,楊思標協助花蓮慈濟醫院至今,育才無數,為偏鄉醫療奉獻心力的仁心仁術,堪稱世紀人醫典範。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說,說起楊思標教授,相信國內大多數的胸腔內科醫師都得尊稱他一聲「老師」,其實楊教授不用多說什麼,只要看到他拄著拐杖出現,就是對年輕醫師最好的身教。將近百歲的長者,還是那樣地堅毅、樂在付出,實在很令人感動。

簽書會現場,楊思標親自一一為民眾簽書祝福。楊思標說,「我當醫生超過一甲子,但最感到驕傲的,就是來慈濟!」新書發表會中,楊思標說,他人生第二階段的目標是要為社會付出、工作到一百歲,「要做到一百歲,才是第二次退休喔,而就算是百歲,只要走得動,我還是要來慈濟。其他地方都不去了,只要來慈濟。」這是一生奉獻給臺灣醫療的楊思標教授,百歲的生日願望。

繼承父志的楊思標教授次子楊錫欽醫師,這天,也出席新書發表會,向他的人生導師致敬。楊錫欽本身也是位胸腔內科醫師,不僅承襲父親判讀胸腔X光的好本事,更跟隨著父親的腳步走入瑞芳礦坑,守護罹患塵肺病礦工的健康。楊錫欽醫師說,這本書不僅是臺灣醫療發展百年縮影,更包含了父親一生的對醫療、對生命的價值觀,無論對研究臺灣醫療史的研究工作者,年輕的從醫學子、護生而言,都是一本活教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