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百歲院長楊思標 臺灣肺結核防治之父

2018-03-23 16:48:05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疆/花蓮報導(資料提供─花蓮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上圖:楊思標院長出版新書紀錄行醫史

談到臺灣的肺結核防治,一定會提到楊思標教授的貢獻。花蓮慈院感染科專家王立信副院長表示,四十年前在台灣,肺結核是讓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有不少病人甚至因結核菌感染而喪命。這本書不僅記錄楊教授從醫學生蛻變成大醫王的學習歷程,更有許多感人的故事,是醫學生成為好醫師的起點,從中體驗「以病為師」的真義,是年輕醫師學習生涯中的最佳醫學教育典範。
其實,楊思標教授本身就是胸腔科的權威,專長於肺病、肺結核及肺癌的治療。楊教授從日治時間習醫以來,即專注在胸腔領域,特別是肺結核的臨床診治、學術研究、大規模的疾病調查及防治,臺灣重要的防癆政策,他幾乎無「疫」不與。更帶著他的子弟兵跑遍全臺,舉辦胸腔病學討論會,提升臺灣各地胸腔科醫師對X光片的判讀及診療能力。他一心一意,希望提升保護肺部,加強肺病的治療效果。
七○年代,調查研究發現,山地原住民罹患結核病的比例高出平地居民一倍。「當時沒有全民健保,他們沒有錢治療,又傳染給家屬、部落族人。」楊思標沒辦法沉默地看著病人,因為沒錢而得不到醫治,於是他和學生積極爭取山地結核病防治計畫,也獲得省政府專款支持。「後來,我們就可以幫原住民申請經費,提供免費的醫療,如果願意配合,大概六個月就可以治癒。」楊思標說。
解決了醫療費的問題,但接踵而來的,卻是病人返家後,必須孤單地面對長達三到六個月的長期服藥。有些病人會忘記吃藥,或是無法忍受副作用而自行停藥,一旦停藥,就容易產生「抗藥性」而更難醫治。如此,不但會繼續傳染給他人,病人本身則更受苦,甚至有邁向死亡的高風險。
於是這位把病人健康看得無比重要的楊思標,又做了一般人不太常做的雞婆事。他要他的子弟兵和他一起,「拿起電話,追蹤病人」,提醒病人按時服藥、按時回診,一個也不能少。但是,這樣的關懷還是不夠。他每每見到證嚴法師,必再請託,能否讓慈濟志工前往關心需要長期抗戰的肺結核病患,於是慈濟志工又多了一項愛的業務:關懷、提醒肺結核患者按時服藥。
一直到1997年,臺灣開始實施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都治計畫」(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也就是由醫療照護人員親自送藥,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這套監督病人確實服藥的政策正式上路後,楊思標對返家服藥的病人才稍微安了心。都治計畫落實執行後,臺灣結核病發生率,以平均每年4.4%的降幅持續下降,帶來了極佳的成效。
然而,不論時代怎麼進步,楊思標的心思不曾遠離病人。楊教授手上永遠有一份病人清單。他就算年紀再大,卻還是很關心病人,要是病人沒有回來複診,教授就會要學生打電話去關心病人的現狀,是否有持續服藥及檢查。後來,楊思標教授的學生胸腔內科李仁智醫師也來到慈院服務,努力推展「肺結核都治」計畫,由專人每天把藥送到病患家中,直到病患服藥完畢,方才離開。此正是落實楊教授想要幫助病患擺脫肺結核的根本精神。
臺灣肺結核的防治工作,楊思標曾打過美好的一仗。這位仁醫,挽救的不僅是病人的生命,他每一次主動出擊的慰問與關懷,撫慰了受苦病人的心,更隱藏著醫者對後輩的諄諄身教。

延伸閱讀

兩隻手指頭比一比 指頭肥大可能是菜瓜布肺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台東報導 圖:杵狀指特徵/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菜瓜布肺因其喘咳累等症狀,與其他肺部疾病很像,所以常被延遲診斷。伍國綸醫師呼籲:據推估台東應有40-50位病患,但目前有診斷並接受治療的僅有10幾位,若民眾有乾咳時間超過二個月,常覺得累或手指出杵狀指的形狀,都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