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宅到最高點 小心成為「繭居族」

2018-04-11 15:47:4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上圖:成大醫院精神部李嵐婷醫師

人際溝通管道的通暢並沒有辦法確保人人都有很好的溝通技巧和管道,一旦關係的進展受阻,反而更容易因為不乏與社會接觸的工具而封閉自己和外界溝通的管道,形成某種程度的自閉行為;一旦自閉過了頭就可能產生精神疾病。醫師呼籲家長別以為孩子都不出門是好事,宅過頭可能就成了「繭居族」。

涵涵自我要求很高,成績一直很好,生活作息也很正常。但升上高三之後,常常抱怨睡不著、也吃不下,時常無精打采,提不起勁唸書,因此功課越來越退步。家人很擔心,但是一問她「怎麼了?」,涵涵就會發脾氣,甚至會莫名其妙掉眼淚,尤其最近一個月越來越奇怪,不但下課很少和同學聊天,放學回家就關在房裡,連假日也都不出門。

世明退伍後,工作不穩定,做不到幾個月就換工作,近一年都不出門,每天都待在家裡,大部分時間都躲在房間裡不出來。家人有時會看到他自言自語、發呆、傻笑,他拒絕和家人同桌進食,只願意吃自己從便利商店買來的未開封食物,如果家人不小心動到這些食物,他就會通通倒掉。

20歲的志傑過去在學校表現平平,高中時受同儕霸凌開始拒學,大多數時間都躲在家裡面。他的生活日夜顛倒,門窗緊閉上鎖,一開始還會自行出門覓食,後來甚至連房門都不出,要家人將三餐放在門口,用餐完再將空托盤放回門口回收。和雙親僅透過紙條聯繫,不僅沒有朋友,更沒有任何人際關係。過去這幾年都過著這種隱蔽的生活,但志傑會透過網路購物,若遭父母拒絕,他會有摔東西等暴力行為,或傳給父母帶有威脅意味的訊息。

成大醫院精神部李嵐婷醫師表示,上述3個個案的狀況都呈現出「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狀態,案例一診斷為憂鬱症,案例二則為思覺失調症,2者都有足夠的醫學實證在服藥治療後能改善其不當行為模式。

李嵐婷醫師指出,案例三則是所謂的「繭居族」(日語:引きこもり;英語:Hikikomori),與外界全然隔絕;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0年提出的標準,「繭居族」意指待在家裡半年以上,不工作、不上學也不社交的人。目前台灣尚無明確的定義及研究統計;而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調查,日本則有60-100萬繭居族,其中有7成為男士,多數在30歲以下。

「繭居族」社會疏離,幾乎整天窩在家裡,出門也只是去便利商店或超市,交際範圍狹隘。情況更嚴重者,連家門都不出,甚至有連房門都不出的,與家人溝通只透過傳遞紙條。

近幾年,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普遍發現兒童或青少年的拒學現象日益嚴重,甚至到足不出戶或晝伏夜出的程度,這也是「繭居族」。李嵐婷醫師表示,由於案量累積,此類「拒學行為」越來越受到關注。

李嵐婷醫師說,因社會退縮症狀表現就診個案,需先排除憂鬱症或思覺失調症;而因缺乏有效藥物,「繭居族」的治療端賴積極的社會心理介入,鑽研此議題多年的日本齊藤環醫師建議,切勿延宕治療時機。

李嵐婷醫師指出,繭居案例中,個案本人從初診就參與諮商的少之又少;但即使只有家人出席,也須開始進行與父母的家族治療,目的是即使個案本人拒絕治療,家長也可以營造對治療有幫助的環境,逐漸引導孩子願意接受治療。

她強調,家族治療不是為了追究孩子變成繭居族的原因,而是探索問題是如何被「維持」的,找到特定互動模式後,再進一步協助家庭尋回自主解決問題的力量。簡而言之,家族治療的原則,就是把繭居的孩子其本人的問題,與孩子和家庭關係的相互作用一併考慮進去。

目前政府雖未針對繭居族提供相關協助,但在其關聯行為中,政府及教育單位針對拒學孩童有相關應對方式。李嵐婷醫師建議,對繭居族需要相關協助時,應尋求精神科專業醫療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