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名醫會客室/肺癌複合式治療新戰略

2020-06-29 08:11:21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榮譽及前理事長、台大胸腔外科教授李章銘醫師

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3高,但死亡率卻是首位;原因在於多數患者發現時都是中晚期,治療上相對困難,且存活不佳。醫界目前已找到治療新策略,就是以「多軍種」聯合作戰概念,同時動用化療/標靶(二選一)+手術+光動力/熱化療(二選一),針對以往較難治療的肋膜轉移肺癌患者,進行治療。台大醫院已有60多例此類手術,超過50%的患者,存活時間拉長三倍達到5年以上。

 

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的出現,對於肺癌早期篩檢的確有了很大的助益,許多早期肺癌都是利用這類檢查發現;但是由於這項檢查尚未普及,許多肺癌患者仍舊是在中晚期才會發現。

 

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榮譽及前理事長、台大胸腔外科教授李章銘醫師指出,所謂的中期是指癌細胞出現在縱隔腔淋巴腺,而晚期是指遠端器官受侵襲,如腦部等其他器官也出現腫瘤。這類第四期病人接受治療的存活率,也都在一年到一年半之間,對於病人和家屬而言,聽到這樣的消息的確是一大打擊。

 

對於目前的標準治療方式,李章銘教授說,像這類第四期的患者,目前是以全身系統性的治療為主,如化學標靶或是免疫治療。癌細胞未有特定分子基因突變的,就以正常化療為主,如果有特定基因突變或者是表達的可以選用標靶或者是免疫治療,就以像愛瑞沙、妥復克、泰格沙這類的標靶藥物治療。或是PD1、PD-L1的免疫藥物治療。

 

但是藥物在進步,癌細胞也在轉化,針對人類所發明的各項藥物,癌細胞也可能用突變來產生抗藥性;此時就得再想其他辦法。

 

李章銘教授指出,第四期患者若在標靶或免疫治療後,可以延長腫瘤控制的時間約一至兩年,但是之後仍會出現癌細胞局部復發或是轉移,因此之故,針對第四期的患者,只要轉移的器官不要超過3個,腫瘤數目在5顆以下的局部轉移,也就是所謂的「寡轉移」,仍可以局部消融治療讓腫瘤獲得控制,進一步延長患者壽命!

 

李章銘教授表示,針對不同器官的轉移,有不同的消融方式;例如在肺部周邊、腦部、淋巴,放射治療就是所謂的「電腦刀」就可以有效控制。肋膜擴散是較難解決,因為傳統方式無法完全清除在肋膜上的癌細胞,此時可以在手術清除時,加入「光動力」療法,可以對局部消融達到有效控制。

 

癌症治療的困難不在於看得到的腫瘤,而在於看不到的細胞,手術或是藥物治療後殘存的癌細胞,可能附著在原來或是其他器官上再生,就是所謂的復發,所以才有五年觀察期的必要。因此對於癌症的治療,近來出現了多種武器合併運用的新戰略。

 

李章銘教授進一步指出,在第四期的肺癌患者,有一特殊族群為局部肋膜擴散的患者。由於擴散至肋膜中的癌細胞,無法經由手術、放射或化學治療的方式得到徹底的清除,一般在治療以後都面臨復發以及轉移的問題,因此歸類在第四期的癌症中!因為他的治療與其他第四期癌症的結果相類似!

 

像這類的患者局部消融的治療,也可以改變這些患者的命運,李章銘教授指出這類的患者局部消融的技術比較特別,需要搭配外科手術與局部光動力治療或是「熱化學治療」。

 

意即當手術清除了大部份癌細胞,再搭配光動力。前者是先以特殊顯影劑附著在有癌細胞存在的區域,再以特定波長的光去照射那個區域,達到廓清癌細胞的目的。後者則是以液體的化療藥物,持續加熱至44到47度,以一到二個小時的時間,將整個胸腔,浸泡在化療液中。

 

李章銘強調,這兩種局部消融的技術各有不同的適應症,光動力治療適合用在比較明顯或者是體積較大的肋膜擴散,熱化學治療則是應用在只有輕微的微小擴散。台大醫院團隊已完成60例以上這一類肋膜擴散的第四期肺癌患者。經過多種治療併用的患者,存活率從半年到2年甚至5年以上不等。代表著人類在對付這一類難處理的癌細胞,不再是束手無策。在尚未出現更好的武器之前,團隊以合併治療的方式,還是有機會將患者體內的癌細胞徹底消滅。

延伸閱讀

看起來像溼疹 醫觀察有異切片果然是皮膚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皮膚部劉威廷醫師/成大醫院提供 63歲的陳先生發現鼠蹊部一塊溼疹樣病灶伴隨搔癢已有數月之久。陳先生自行在藥局陸續塗抹過不同的溼疹藥膏、黴菌藥膏、或是三合一複方藥膏,均無改善。在成大醫院就診後,進行皮膚切片和相關檢查,確診為「乳房外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