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愛在瘟疫蔓延時 以「利他」譜寫抗疫日記

2021-06-11 06:41:01

編者按:台灣在過去一年多把疫情阻絕在境外的成功經驗,麻痺了大家對病疫的敬畏,而近一個月來國人的生活就仿佛從雲端到地面般的急速墜落。然而在災難面前正是人性的最佳賞味期,我們很榮幸能見證在一家地區醫院的角落裡,瀰漫著濃到化不開的愛。

好醫師新聞網獲何日生博士授權,轉載他登載在慈濟基金會臉書粉絲團「隧道的那一頭」。從隔離病房中患者的恐慌與第一線醫護的用心,譜寫以「利他」思維所交織成一段一瞬即過但卻會在讀者心裡駐足許久的動人篇章。本文以在台北慈濟醫院裡一段護病互動,讓我們省思疫情除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衝擊之外,一擊中的點出了偉大人類是否應該從這些犧牲裡面感悟到更多有利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契機。

 

隧道的那一頭

圖:台北慈濟醫院隔離病房一景/截圖自慈濟基金會臉書

文/何日生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

台北慈濟醫院有一位老奶奶確診感染,之前,她在他家醫院就診,但是因為她本身罹患失智及躁鬱症,因此住在他家醫院之際,常常跑離開病房。

經轉送到慈濟醫院之後,老奶奶住進隔離病房,因為安全的考慮隔離病房是上鎖的。但是老奶奶用湯匙敲開病房,跑出去了。這當然有院內感染的高風險存在。感染新冠家人也不可能來陪,家人跟護理說,他們的媽媽只要旁邊有一個人,即使不講話,也會讓她比較平靜。

⠀⠀

護理師與醫師面對這個困境,總不能每天指派護理固定坐在病房。於是他們開始想該怎麼辦?一開始給奶奶一個 #兔寶寶,但是沒有效。

後來,他們想出一個好方法,找來一個跟人一樣大小 #填充娃娃,細心地為他畫上五官,然後充氣後,再穿上防護衣,放在老奶奶的病房裡。一看就是一個人坐在病房裡,老奶奶從此就安靜下來了,可以專心養病,安靜地接受治療。

每一個病患從感染到出院,就像是從隧道那一頭,穿過黑暗,一直到看見隧道那一頭的光明。有些病患當然出不了這條黑暗的隧道,走了。

而醫護最欣慰地就是看到病患走出隧道,走出黑暗。重見光明。但是即使病患走出隧道,醫護仍然要回到黑暗的隧道繼續陪伴重症的病患。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毫無畏懼的面對病毒,與病患經歷一場一場的死亡拉鋸。

重見光明,是病患的期盼,重回「黑暗」是醫護的職責。

義大利詩人但丁所著的《神曲》,以第一人稱描述自己----但丁,走入黑暗的地獄中;他不是墜入地獄,而是他知道光明的可貴,因此但丁要進入地獄,告訴苦獄黑暗中的人,何謂光明?他要幫助在黑暗中,在地獄中受苦的人走出光明;但丁並不是困在黑暗中,他是看見光明之後,回到黑暗,給予地獄中的人光明的喜悅。在黑暗中的生命或已忘記光明,或已放棄光明,但丁從光明世界重回黑暗世界,喚醒他們對光明的盼望。

這描述很貼近新冠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崇高使命。如佛教之地藏王菩薩所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菩薩入苦獄非為業力,而是願力。

面對人類這場共業,我們歌頌醫護人員的慈悲、勇氣與智慧,如但丁重回地獄,喚醒大家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如地藏菩薩入地獄,拯救眾生走出地獄。

隧道的那一頭,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無私的誠心與互助利他之心,讓全體社會共同地走出隧道,看到光明。

 

原文出處「慈濟基金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174835559197309/posts/4562708030410018/

 

延伸閱讀

名醫會客室/睡覺會打呼者容易出車禍─睡眠呼吸中止症

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 簡韶甫 若有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及被另一半發現睡覺時呼吸暫停,要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此病好發在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之病人,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