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常見疾病與其症狀與預防保健之道

2016-03-23 11:13:36

常見內臟疾病與其症狀與預防保健之道

作者:林錫泉醫師(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民以食為天,沒有吃東西,是無法長期活下去的。人體活動就必須要消耗能源,而能源的來源最主要是來自於食物。消化系統是人體獲取食物能源、排泄消化後廢棄物的重要器官,人體的消化系統含括:食道、胃、小腸、大腸、肝臟、膽囊、胰臟和脾臟等,這些器官分工合作使人們可以快樂地品嚐美食,食物的營養成份也可有效地被身體所利用、吸收。一旦出了問題,最好及早就醫診治。目前各醫療院所的「胃腸肝膽科」就是專門診治消化系統疾病的專門科別。

胃腸肝膽科的疾病常出現的身體症狀有:腹部不適、腹痛、腹脹、打隔、嘔酸水、曬心、嘔吐、腹瀉、便祕、大便不規則、食慾不振、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解黑色便、吐血、吞嚥困難、皮膚變黃、容易疲倦、茶色尿、白色便、肝功能異常。如果懷疑有B型c型肝炎帶原、肝硬化、肝腫瘤、肝膽結石等情形時也都可以求診於胃腸肝膽科。

胃腸肝膽科真常見症狀及原因,若以部位來看有

壹、食道方而的疾病
胃食道逆流疾病患者因胃酸等胃內容物逆流至食道引起食道炎,故出現胸部灼熱、胸悶、嘔酸水、咳嗽等情形,有時夜間睡覺時會突然有胸痛或咳嗽氣喘等症狀。患者應該在生活飲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幾點:1.禁食一些會影響賁門的食物;例如菸酒、油膩食品、酸的食物、巧克力、薄荷等;2.就寢前30分鐘不要進食;3.睡覺時可以用棉被將上半身墊高,可防止胃酸逆流;4.儘可能減肥以減少腹部壓力。食道潰瘍患者進食時隱約可以感受到胸部疼痛,每次吞嚥就會感受到疼痛。形成原因足在服用膠囊型的抗生素時,卻沒有喝大量的開水,導致藥物卡在食道而造成潰瘍。而有食道癌患者則是可能出現吞嚥困難、無法吞嚥固體食物、只能食用流質的情形,甚至連流質食物也吞不下的情形。食道癌的原因可能和吃檳榔、抽菸、喝酒有關。

貳、胃部方面的疾病
胃炎患者可能出現上腹疼痛,或併有嘔酸水、打隔、腹脹等症狀;引起胃炎的原因有病毒性、細菌性、化學性、精神性等,而幽門螺旋桿菌只是其中的一小項.胃炎患者平常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可吃太酸、辣與刺激性的食物,應細嚼慢嚥,不可囫圇吞棗。胃潰瘍患者胃痛往往在吃過食物後會感到症狀稍獲緩解,而空腹時疼痛症狀則會加劇。嚴重則會胃出血而出現解黑便或胃穿孔而出現嚴重腹痛等症狀。造成胃潰瘍的原因主要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致,但是仍有一部分的人是由於服用止痛藥所導致。胃癌患者的症狀,在早期胃癌可能沒有症狀或跟胃炎、胃潰瘍很類似,必須用胃鏡檢查才能分辨。進行性胃癌之常見症狀包括腹漲、上腹痛、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導致胃癌的主因之一。

參、十二指腸的疾病
十二指腸潰瘍的症狀也足空腹時上腹部疼痛,而在吃過食物後會感到症狀稍獲緩解,有時候甚至會在半夜因腹痛而醒來。幽門螺旋悍菌感染是造成十二指腸潰瘍的主因。

肆、小腸方面的疾病
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肚臍附近部位疼痛等症狀。急性腸炎患者大多是在吃了不潔食物之後,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

伍、大腸方面的疾病
症狀表現以便秘或拉肚子居多;習慣性便祕或腹瀉患者大多是屬於大腸激躁症,主要原因足生活壓力大,精神緊張所導致。腸阻塞者會出現下腹疼痛、腹脹、噁心、便祕等症狀,主要原因有可能是腸內腫瘤或是腸粘黏。痔瘡患者大便可能會感到疼痛或有血便現象;大腸癌患者也可能出現血便,及大便習慣改變等徵兆。中年以後,如有大便習慣改變如一直是每天正常排便的患者,突然便祕或腹瀉多時無法改善或原是便祕習慣變成經常腹瀉合併貧血或不明原因之血便、體重減輕者,應懷疑有否大腸癌之可能。

陸、肝臟方面的疾病
台灣是B、C型肝炎的高盛行地區,多數患者初期多無明顯症狀,只有抽血檢查時才發現肝功能不正常,等到肝炎進展一段時間之後,慢慢的會演變成為肝硬化。肝硬化時可能會有的症狀為疲倦、食慾差、臉色泛黃、小便茶紅色、腹水、神智不清等現象。除了B型與C型肝炎之外,喝酒也是造成肝炎、肝硬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而肝癌患者,大多數初期地無明顯自覺症狀,到了晚期則可能有右上腹疼痛、腹水或昏迷的現象。

柒、膽囊疾病方面
以膽囊結石為最常見,患者於飽食油膩菜餚後右上腹隱隱作痛,疼痛會蔓延至後右肩胛骨部位,且有曬心感,若合併發燒,術治療,膽結石患者以四十歲以上、女性、多產、肥胖患者居多,與飲食中合膽固醇太多有關。至於膽管結石患者,則多合併有黃疸、腹部疼痛、發燒等症狀。

捌、胰臟疾病方面
以急性胰臟炎居多,患者多有酗酒、膽結石或三酸甘油脂過多等病史,往往是在吃了大餐、喝了酒之後發病,發病時腹痛劇烈,絕大多數同時合併後背部痛,往往需將身體捲縮呈蝦米狀以減輕痛苦,同時,還可能出現嘔吐、發燒等症狀。胰臟癌患者以年紀在65歲以上居多,也是以上腹痛、黃疸、腹瀉、體重減輕等症狀表現。

玖、脾臟疾病方面
脾臟方面的病症較少見,脾腫大時可能會有左上腹痛的情形:淋巴癌或血癌、肝硬化及脾臟腫瘤的患者都有可能引發脾臟腫大。

胃腸肝膽科的檢查工具及其用途?

壹、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上消化道鋇劑X光檢查
懷疑患有食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食道癌、胃癌等病症時,皆可經由這種檢查來確定;異物吞入或有胃出血情況時,可經由胃鏡取出異物或進行治療性止血手術:懷疑胃癌、食道癌或其他上消化道惡性腫瘤則需經內規鏡作病理切片証實。

貳、內視鏡及大腸鏡鋇劑X光光檢查
潰瘍性大腸炎、大腸息肉、腫瘤的檢查與息肉切除手術冶撩。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胃鏡、大腸鏡等侵入性的檢查,其所運用的內視鏡不斷改良,管徑也愈來愈迷你,加以局部麻醉或止痛劑的運用,患者受檢時的不適感得以大幅減低,由技術純熟的醫師執行通常只要幾分鐘即可完成。

參、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檢查
從經由內視鏡從膽管開口注入顯影劑,再做X光攝影,可了解膽管、胰管有無阻塞、狹窄。對膽道結石、膽道癌及胰臟炎、胰瘤及先天疾病有很好的診斷能力。甚至可以做膽管結石的取出、或膽管內放置引流管,有些患者因此而免除了開刀之苦。

肆、腹部超音波檢查
 可用於檢查肝臟有無肝硬化或肝腫瘤、膽囊結石及膽管結石、胰臟炎或腫瘤、腹部有無積水黃膽原因的鑑別診斷等疾柄。早期肝癌患者甚至可以經由超音波引導下進行純酒精的腫瘤注射,而得到消滅腫瘤之目的,免除開刀之苦。

伍、電腦斷層掃描
一般使用於診斷腹部內是否有腫瘤,以及腫瘤是否侵犯到旁邊的器官或組織。例如食道癌、胃癌、大腸癌、肝癌和胰臟癌的期別診斷就需要用電腦斷層掃描。胰臟發炎時也可以用電腦斷層掃描來評估胰臟組織壞死的程度,以及週邊組織受波及的情形,和探測有無假性囊腫或膿瘍之併發症。有時急性腹部疼痛也可以用電腦斷層掃描來鑑別診斷,腸阻塞、闌尾炎、腹腔膿瘍等疾病。

陸、核磁共振掃描
可鑑別肝內腫瘤是血管瘤還是肝癌,也可用於診斷膽道阻塞,尤其是有些病人無法施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檢查的時候,核磁共振掃描是另一項非侵襲性的檢查。

柒、二十四小時食道酸鹼值偵測
可了解胃食道逆流現象,偵測胃酸逆流的程度及時間。

捌、胃腸道動力測試
可用於偵測胃腸道蠕動異常疾病,如:食道失弛症或食道痙攣症。並可評估治療之情形。

玖、膽道乳頭動力測試
用來診斷罕見的膽道乳頭功能失調等。

拾、血液檢查
可檢測肝臟功能,有無感染B或C型肝炎,有無胰臟炎等,及各種癌症標記。

拾壹、大使潛血檢查
可用於初步篩檢大腸、直腸癌,以及檢測有無寄生蟲卵。 

如何保護肝臟?

台灣是B型肝炎的高盛行地區,成年人中約十五%為B型肝炎帶原者,大部分是由母親垂直感染給子女,因此於20一30歲以前多足無症狀的帶原,隨著時間發展病程也跟著進展到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在歷經一、二十年後可能演變為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C型肝炎感染主要是經由輸血、開刀、不當打針、不正常性行為等途徑,一般人中約有一%的人感染C型肝炎,但是南部沿海鄉下有的村落竟然有六成以上的人感染C型肝炎,可能與不當打針有關。肝癌及慢性肝炎、肝硬化向來位居國人十大主要死因之列,這些病症也成為胃腸肝膽科最主要的診治項目之一,但隨著新生代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預估未來因B型肝炎引起肝病變的患者人數應會持續減少。不過,目前仍無疫苗可以防範的C型肝炎,感染人數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這極慢性肝炎也是導致肝癌的危險因素之一,值得民眾注意,平時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注射、紋身或穿耳洞等。如果感染了B型、C型肝炎的患者又喝酒,其肝臟通常會有更嚴重的發炎,肝硬化的情形也更常見,因此這些患者更應該要戒酒。因此已經感染B、C型肝炎者應定期接受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目前醫學界已經有治療B型、C型肝炎的藥物,只要能和醫師配合,應該可以控制住B型、C型肝炎。市面上一些保肝藥丸是無法把B型、C型肝炎病毒殺死的,最好不要隨便服用,以免破財又傷身。尚無B肝抗體者,最好能夠注射疫苗防範,非必要不要隨便輸血、注射、紋眉、針灸、穿耳洞、喝酒或服用藥物等,即可永保肝臟健康。

如何寶貝你的胃腸?

在胃腸疾病方面,台灣的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為數眾多,且每年復發率高達80%以上,過去一直被視為是極棘手的病症,而近年來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螺旋桿菌的關係漸趨明朗,幽門桿菌的傳染與飲食習慣不佳可能有關,長輩們宜避免先將食物嚼爛後再給幼兒食用,平時儘可能使用公筷母匙以減少感染的機會,柑對地也可減少罹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危險。醫藥界已經研發出許多可以有效殲滅胃內幽門桿菌的藥物,目前以三合一療法為最普及,使得臨床上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復發率從過去八十%,驟降至三%至五%,多數患者經由診療獲得良好預後,相對地求診的次數也得以降低。取而代之的則是因生活忙碌、工作緊張,引發的胃腸機能障礙和大腸激躁症。患有胃腸機能障礙和大腸激躁症者因精神緊張導致胃、腸痙攣
,會有腹疼、腹脹、腹瀉或便祕等症狀患者務必調整生活步調,學習放鬆情緒,適度安排休假。日常飲食要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進而減少不適。此外,酗酒、過度肥胖、脂肪攝取過量者易形成脂肪肝;膽固醇攝取過量、肥胖是膽結石的危險因子,都應予以避免。戒酒、定期運動,少吃油膩的食物,以維持理想體重,對於胃腸、肝、膽、胰臟都有好處。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

延伸閱讀

脾臟癌(中醫治療)

脾臟癌(脾臟惡性腫瘤)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脾臟,在中醫學理論中,與胃、胰臟同屬消化、代謝系統。主要功能為幫助分解澱粉、蛋白質、脂肪、糖份,可謂“營養輸送中心"。大順中醫診所許桂林醫師表示,脾臟腫瘤患者,多數發生在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