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認識膀胱癌

2016-03-23 16:41:19

認識膀胱癌─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膀胱癌的危險因子

一般來說膀胱癌是泌尿系統第二好發的癌症。
1.抽煙是膀胱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
2.長時間暴露於某些化學染劑、皮革、橡膠、染色原料(如染髮)的環境下。
3.反覆的膀胱感染,尤其是某種寄生蟲,如血絲蟲病。
4.過去曾罹患膀胱癌。
5.長期性的膀胱問題,如結石及感染。
6.烏腳病流行區(砷污染水源)。
7.常吃醃漬、發酵、碳烤等食物。

症狀

  血尿通常是首先出現的症狀。與結石病患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無痛性的,依出血程度不同,尿液會呈現鮮紅至紅褐色,初期的出血是間歇性的,出現一或兩天後又消失幾個星期,這也可能是造成病人延遲就醫的原因;頻尿及解尿疼痛也是可能的症狀,最後可能會嚴重出血或造成血塊堵住尿道而無法排出小便。若有上述症狀應立即尋找醫師幫助以確定問題所在。

 膀胱癌的診斷

身體檢查
醫師可經由腹部觸診、肛門指診來檢查腫瘤的大小,女性病患也可經由陰道作檢查。

尿液培養
取中段尿液標本送到實驗室檢查是否含有白血球,如白血球數量過多則顯示泌尿道某處可能有感染,並檢驗尿中是否含紅血球以區分出血與否。
尿液細胞學檢查在顯微鏡下觀察尿液中所含的膀胱壁脫落的細胞是否有癌細胞存在。

膀胱鏡
醫師經由尿道放入一條可彎曲、有彈性及前端有亮光鏡頭的細管,在肉眼透視下經由細管前端的鏡頭尋找膀胱內可疑的部位,並取下小部份組織作切片檢查。

切片檢查
切片檢查乃由專業人員藉由顯微鏡觀察所取下的組織,判斷是否為癌細胞、癌細胞的種類、分期,以及是否擴散至其他部位。
膀胱癌最常見的是移形性上皮細胞癌,占九成以上;最罕見的是鱗狀細胞癌和腺癌,較容易擴散至其他部位。根據顯微鏡下的觀察,膀胱癌可分為1-3級,第1級係指最類似正常細胞的癌細胞,第3級則與正常細胞差異很大,且可能已侵犯到膀胱壁,一旦發生這種情形就容易擴散至其他器官。

靜脈注射腎盂攝影術
靜脈注射腎盂攝影術是將顯影劑由靜脈注入體內,再利用X光來檢查腎臟、輸尿管及膀胱,其目的是要發現器官內的異常狀況。一般來說醫護人員會請您在檢查前6-8小時限水及禁食,檢查前一天則給予瀉劑以便檢查能更清楚。檢查後應多喝水。

細胞計量數
這是測量膀胱及尿液中細胞的染色體基因(DNA)含量,有助於確認膀胱癌治療後的復發狀況,並預測其預後。

醫師會利用以下一些影像檢查來確認膀胱癌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及是否已擴散至身體的其他部位:

胸部X光
可檢查肺部異常,如膀胱癌細胞已侵犯至膀胱的肌肉層,則可能轉移至肺部。

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
電腦斷層:是一種電腦化的X光片,可將膀胱及週圍器官做橫切的影像呈現在電視畫面上,一般較X光片清晰。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可檢查輸尿管、淋巴結及骨盆腔內器官的異常,核磁共振亦可顯示出膀胱壁變厚的部分,有時候為了使影像更清楚,會給予靜脈注射顯影劑。

骨骼掃描
診斷腫瘤轉移至骨骼的變化,它通常會和X 光一同使用,如膀胱癌細胞已侵犯至膀胱的肌肉層則可能轉移至骨骼。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

 

延伸閱讀

膀胱癌的非外科治療

膀胱癌的非外科治療─臺北榮總腫瘤科 劉俊煌醫師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16   膀胱癌多源自移形上皮細胞。為什麼要討論膀胱癌的非外科治療(含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其原因為(1)。移形上皮細胞膀胱癌對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有相當程度的反應性,對一種有可能會威脅生命的疾病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