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MRI和CT究竟有何不同?

2016-10-01 14:06:02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編輯部/整理報導

MRI磁振造影與CT電腦斷層,其差別究竟在哪,恐怕很多民眾都是霧殺殺的。什麼樣的疾病需要MRI才能檢查,又什麼狀況下是CT最能發揮的,更只有專業人士才知道;基義基督教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梁恆指出,其實要分辨兩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MRI適用於心腦軟組織疾病檢查,CT則適用於緊急的器官狀況了解,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完全視患者狀況由醫師判定要採取什麼儀器來針對疾病確診。

一般而言,一家醫院一天如果可以做100個患者的CT電腦斷層,那麼同樣的時間最多只能做10台的MRI;電腦斷層掃描一次,可能只需要3、5分鐘就可以得到幾千張的影像,而MRI做下去,最少要卅分鐘以上,才能得到清盺的圖像做為疾病判讀依據。而前者檢查時,患者若因不適而有些許動作也不影響其檢查結果,但是MRI檢查時,受檢者就必須保持一定的姿勢不能亂動或偏移,否則出來的影像就會失焦,檢查也要重做。

嘉基影像醫學部梁恆主任指出,MRI的用途主要是全身性的掃瞄,尤其是腦部的掃瞄如小腦和腦幹的軟體組織,MRI的解析度比電腦斷層要來得優秀,對於組織構成較為精緻的如血管或神經分布較密的器官病灶偵測和疾病判讀,有其重要貢獻。而且MRI雖然名為核磁共振,但卻是以氫離子為導體,沒有任何幅射,患者採取MRI檢查,不必擔心有其幅射過量的問題,更不會因此引發其他癌症的疑慮,但是缺點就在於檢查時間較久,視檢查標的從20分到1個小時都有,其間患者如果稍微動一下,可能就要重來。

而CT電腦斷層適用於急診或受傷後必須快速確診來判定是否有內器官出血時,是相同好用的檢查儀器。尤其是幾分鐘就能得到上千張影像,對於在生命維持情況下會跳動的器官,如肝、腎、心、肺、四肢及頭部傷害等,都可以電腦層掃瞄在短時間取得大量影像,構成3D效果,重建生命維持狀態下,器官的運動狀況,藉此判讀正常與不正常組織的差異,來確定器官狀況找出病灶。

梁恆主任表示,MRI和CT兩者是互補的,並不存在競爭關係,有的病患做完其中一種,可能還需要另外一種來輔助;例如心臟病患如果是冠狀動脈的疾病,要靠CT來找出病灶,而且嘉基最新引進的386切電腦斷層,其幅射量比傳統電腦斷層儀器要小很多,傳統CT所需輻射量為1~2mSV.而此CT所需輻射量只要0.3~0.55mSV,心臟的部分更是嘉義地區唯一輻射劑量可低於5mSv的電腦斷層掃描,比一般傳統CT低2~3倍輻射量。但是心肌梗塞或心因性缺血症狀,就要靠MRI了,而一樣的肝癌,MRI可以找到的病灶就可以比CT還要小。了解了兩者的不同,日後到醫院去做檢查,就可以了解為何MRI要排隊的時間比較長,而CT卻可以快速執行了,只是究竟要用什麼儀器檢查,還是由醫師根據每個病人不同的病癥去判斷,病人該做的除了信任專業之外,就是詳述自己的狀況,盡量提供給醫療人員參考,畢竟醫生也不是神,他也是要靠病人、護士和儀器,才能協助患者早日解除疾病對生命的威脅。

延伸閱讀

減重多年卻越減越胖 可能跟睡眠有關係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唐逸/台東報導 圖:台東馬偕研究減重與睡眠關係。 一位40歲左右從事服務業的林先生,一直以來都受到睡眠品質差和體重增加的困擾。每天早上醒來時,他總是感到疲憊不堪。經過台東馬偕耳鼻喉科沈廣軒醫師為他仔細的睡眠檢查和診斷後,發現林先生患有尾端鼻中膈彎曲及重度睡眠呼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