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壯男罹慢性中耳炎 竟致全聾

2018-01-29 19:02:15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上圖:臺北榮總醫療團隊與患者

41歲的黃先生高中時得到了相當罕見的嗜依紅性慢性中耳炎併乳突炎及珍珠瘤,此後多次進出醫院接受手術與藥物治療,31歲時,中耳和乳突的反覆發炎影響了內耳,聽力大幅度下降,不得不戴上了助聽器, 35歲時突然病情急轉直下,反覆幾次發作,雙耳聽力幾乎完全喪失,同時期伴隨著嚴重暈眩,有一段時間甚至連走路都要家人攙扶。陸續追蹤治療了一段時間之後,臺北榮總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蕭安穗主任帶領耳鼻喉科王懋哲醫師組成的醫療團隊,策劃兩階段手術,第一階段手術將中耳與乳突腔長久發炎的黏膜、肉芽組織徹底切除並整個封閉起來,半年後的第二階段手術即安排植入人工電子耳。術後傷口恢復順利,在聽語團隊協助積極聽能復健及家人全心陪伴之下,黃先生終於在失聰二年半、失業三年後重回有聲世界!

隨著公共衛生進步,慢性中耳炎、流膿耳已不若幾十年前那般常見。但臨床上仍偶爾可見頑固型慢性中耳炎,如本案例黃先生罹患之嗜依紅性慢性中耳炎併乳突炎及珍珠瘤,即是一種臨床上非常棘手的慢性中耳炎,與身體某種過敏反應有關。

此病症的特徵為高黏稠性耳漏、中耳及乳突腔長滿肉芽組織,通常伴有鼻息肉和哮喘病史。症狀嚴重時需接受局部和全身性類固醇治療,但因中耳及乳突內高黏滯性的分泌物與肉芽叢生,容易合併細菌感染,亦需輔以抗生素治療。一旦感染抗藥性較強的細菌,如多重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則儘管以靜脈注射抗生素,病況依然好好壞壞,甚至經過數次手術仍難以根除病灶,聽力也越來越壞。這種長期反覆的發炎不僅會破壞耳膜、中耳聽小骨鏈之結構導致聽力傳導變差,細菌毒素也會破壞內耳聽覺與平衡器官。

內耳細胞結構極為細緻,無法再生,即使臨床上感染看似以抗生素治療好了,但其實聽覺細胞及平衡功能已經又更差了一些。長久下來,一次又一次的中耳乳突炎發作、反覆細菌感染,使得整個中耳、乳突換氣系統完全阻塞、內耳聽覺平衡功能幾乎喪失殆盡。

至於聽力問題,普通慢性中耳炎手術後聽力多半可部分或全部恢復,若患者因年紀較長已有老年性聽損、或先前發炎太久導致內耳聽覺功能減損,手術僅能幫助部分恢復聽力者,可考慮配戴助聽器。針對單側或雙側聽力損失程度在 25 至 65 分貝,且語音辨識能力尚可的患者,可以考慮配戴一般氣導式助聽器。若雙耳嚴重聽力損失且助聽器使用效果不佳,則可考慮人工電子耳。人工電子耳須經由手術植入,此種精密的電子裝置能將外界聲音經過語言處理器分析後轉換成電子信號,刺激內耳耳蝸聽神經產生聽覺。人工電子耳植入後必須經過多次調整,並積極配合聽能復健,才能將其改善聽力的功能最大化。

 

延伸閱讀

頭暈目眩怎麼辦? 花蓮慈濟推中西醫合療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陳中奎中醫師示範尋找穴位的訣竅/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暈眩是許多疾病的症狀之一,許多人日常生活中都曾受到暈眩的困擾。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可能造成暈眩的相關疾病,花蓮慈濟醫院於4月20日下午舉辦「慈醫365.健康又幸福」系列講座「頭暈目眩怎麼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