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跌倒才知骨鬆 醫師教保骨撇步

2018-09-17 10:30:34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隨著年紀愈來愈大,骨質的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問題,但許多老人家卻不自知,往往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中心主任謝明宏表示,增加骨本除了攝取充分鈣質之外,不抽煙、不喝酒,適量運動和避免彎腰荷重,也能減少骨折的風險。
簡副騰副院長表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沈默的疾病,大多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常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甚至導致死亡,尤其雲嘉南地區老年人居多,不少務農的老人家認為自己身體力壯、骨頭「勇健」,直到摔倒、撞到後導致骨折,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問題。
骨質疏鬆中心主任謝明宏說,骨頭每天都會流失及新生,當流失大於新生的速度時,骨頭的密度就會降低,如同花錢的速度比賺錢快,很快地將骨頭銀行掏空了,唯有健康的脊椎才能支持身體,預防骨鬆,也才能避免發生骨折的危險。
謝明宏表示,停經後婦女及超過50歲的男性就有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其中因骨鬆而骨折的比例大約是女性每3人有1人,男性每5人有1人。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或腎臟病等疾病引起的骨質疏鬆症外,其他像是過瘦、鈣質不夠、少運動、菸酒習慣等,也都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問題。

謝明宏醫師指出,要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除了均飲食衡,鈣質攝取充足,應從日常的飲食和運動做起,包括適當的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加骨骼血液流量和增強骨骼的耐受力,同時應避免喝酒、吸菸,若有明顯骨質疏鬆的病人,更應避免負荷重物、彎腰,同時要防止跌倒,以免造成骨折。

延伸閱讀

台美合作重大發現 H3N2病毒基因可片段重組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基隆長庚醫院醫學研究發展部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及公衛學院團隊,前排左3為陳冠甫醫師(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流行病毒經常變異,導致大流行或併發重症及高死亡率,全球科學家紛紛投入研究,一項由長庚紀念醫院、長庚大學與美國約翰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