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戽斗原來是生病 手術矯正終於不需口罩遮醜

2020-03-05 09:30:37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患者手術前後差異

一位27歲的男子,小時候被同學取綽號「小戽斗」,到了唸大學、出社會更影響交際生活,口罩不離口,經下顎枝垂直截骨手術後,戽斗變帥哥,終於可以擺脫整日口罩遮醜的困窘。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吳伯璋表示,戽斗就是下顎前突症,是下顎骨過度生長所致,最佳手術矯正的時機是在18歲以後,有助手術後的穩定性。

 

這位27歲的男子表示,他小時候因柿子、獅子的ㄙ、ㄕ的發音都一樣,經常被同學取笑「小戽斗」回家哭訴,父母總是安慰他戽斗有福氣,長大後才知道根本不是這樣,大學男女交誼被冷落,出社會人際關係缺乏信心,幾乎口罩不離口,決定求醫徹底治療。

 

吳伯璋表示,下顎前突症患者最明顯是牙齒上下排的咬合無法密合,這位年輕人因下顎前突,造成上下門牙出現約0.8公分的間隙,不但無法利用門齒咬斷食物,必需利用後面臼齒又咬又磨,久而久之,連臉部都歪了一邊,出現臉部不對稱的麻煩,影響臉部的外觀,這是下顎前突症患者最在意的事。

 

吳柏璋說,由於相關手術器械的進步,增加手術視野,對下顎前突症的治療採取在口腔內進行「下顎枝垂直截骨手術」,將下顎骨垂直切開,把近心骨段向外翻讓遠心骨段能夠退後,就能使整個下顎往後縮,讓下排牙齒與上排牙齒完美密合,所謂的戽斗就消失了。由於手術從口腔內進行,因此術後不會在患者的顏面留下疤痕,成為目前治療下顎前突症的主要方法。

 

下顎前突症患者到底要何時治療最適宜?吳伯璋指出,由於下顎前突症是下顎骨過度生長所致,最好等到下顎骨完成發育穩定後再手術治療,以免因手術後因下顎骨持續成長而復發,通常十八歲以上的患者,其下顎骨的成長發育已穩定。

 

這位年輕男子經下顎枝垂直截骨手術後,經六周固定下顎使骨片癒合的期間,只能用油壺從臼齒後方空隙進食流質食物,六週後固定拆除後,再進行一至兩週的張口訓練,要求其達到四公分以上的張口度,目前該青年已恢復正常的咬合,揮別戽斗外觀。

 

吳伯璋強調,罹患下顎前突症的機率,男性約10.6%,女性約13.7%。其真正原因仍然不明,但從下顎前突症患者的家庭成員觀察,常常可以看到其兄弟姊妹和父母之間,會有類似的顏面外觀,似乎有遺傳的關係。患者除外貌問題外,咀嚼功能的障礙、發音問題等,對患者的人際關係和心理因素都會有所影響。

 

 

延伸閱讀

春季養生快收藏 中醫師教食療三撇步+養生茶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養生茶/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會對人體產生各種影響,而從3月立春開始,春季歷經六個節氣,天氣由寒轉暖,萬物萌發,正是適合養生、調理身體的好時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吳炫璋主任指出:「所有生物都會去適應四時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