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疫情重災戶 別因新冠讓失智更嚴重

2020-06-01 03:37:51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臺北慈濟醫院失能服務中心主任李嘉富醫師

根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每12人就有1名失智症患者,超過80歲更是每5人就有1人;而這波新冠疫民眾謹守防疫規定少出門,卻讓需要與人互動的失智症患者成為重災戶。

 

78歲張姓老翁,近三個月,為配合COVID-19防疫鮮少外出,無接受外界互動,加上每日疫情資訊刺激,加劇情緒性反應及認知功能退化;他是在一年前被診斷出輕度失智,總認為住在同個屋簷下的兒子是情報局派來監視他的,因此處處提防且不時辱罵,讓為了照顧他而提早退休的張先生身心壓力難以負荷,尋求台北慈濟醫院失能服務中心李嘉富主任諮詢後,父子倆衝突狀況已減緩許多。

 

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109年最新調查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患者,且有每五歲盛行率倍增之趨勢。當大腦進入病變退化,並伴隨性情大變、妄想、幻覺和失去學習簡單事物能力等認知功能問題時,即可能為失智,得接受持續性協助治療。

 

以張姓老翁為例,除既定的藥物治療外,李嘉富鼓勵搭配「運動」、「動腦」以及「良好的人際互動」三種活動輔佐治療。「只要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而且運動時保持放鬆快樂的心情,不論是哪一種運動,對於失智患者海馬迴細胞皆有所改善」,同時可依自己的病程階段與體能尋求住家附近的社區照顧資源,如前往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瑞齡學堂與瑞智學堂等,由專業人員及治療師安排課程,施以治療。

 

李嘉富強調,延緩失智,「運動」、「動腦」以及「良好的人際互動」缺一不可,當長者養成規律良好的生活習慣,即使已過七旬高齡,仍可充分發揮利他良能,發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則身心便能處於最佳狀態。在此提醒病患家屬,疫情多變,遵循政府指示,做好防疫工作之餘,萬不可因過度憂慮,使失智患者面臨寂寞、被忽略或缺乏照料的情境中,應時刻傾聽,反覆溝通,當然最好能陪伴長輩力行三動,才是維護關係、照護彼此健康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巨大息肉以為是痣瘡 台北慈濟無創手術建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大腸直腸外科陳莊偉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高齡82歲的黃爺爺前陣子開始,只要上廁所肛門就會出血,用手摸還摸得到一小肉塊,但他總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好。然而出血情況持續將近一個月,在家人的堅持下黃爺爺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大腸直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