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名醫會客室/莫因輕症鬆防備 長期影響也傷身

2022-01-17 10:24:18

文/台大胸腔外科教授、台灣胸腔及心血管外科學會榮譽理事長李章銘醫師。

受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感染輕症者眾,且目前並無特效藥物,僅能就症狀治療;對於尚未出現呼吸道症狀或無症狀者,甚至只能保守治療,多休息、多喝水。在歐美、南韓等國甚至出現了大規模感染後就有免疫力的言論,更因此準備放鬆防線大開國門。然而面對這個前所未有的病毒,人類所知甚少,病毒到底對受感染者長期健康的影響為何,仍無人知曉,至少在心理和免疫力的影響卻是明顯的,世人仍不應掉以輕心。

 

自2019年底開始,新冠病毒以極快速度襲捲全球,其後更出現多支變種病毒;目前以Omicron的傳染力最強,以目前速度來看,歐美及我國鄰近的南韓,即將面對大量感染人口的境地。以該病種病毒驚人的傳染力,對全世界防疫工作都將是一個嚴苛的挑戰。

 

雖然Omicron除了有極強傳染力,且多為輕症甚至是無症狀的感染者,但本身免疫力差、重大共病屬高危險群仍然會有陷入重症的實例,以醫界目前對Omicron仍然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來看,這些重症患者還是有惡化甚至喪命的風險。以「集體免疫」概念放任染疫者趴趴走是極其危險的策略。

 

從上一波疫情後所累積的經驗來看,疫情期間許多原本已有重大疾病例如癌症的患者,因為疫情因素減少上醫院機會,導致疫情後出現不少的癌症重症患者,尤其是食道癌和肺癌的中晚期患者增加不少,這些都會影響後續治療效果,提高重症死亡風險。因此除了小心謹慎做好防疫的工作以外,如果身體出現感冒以外,如吞嚥困難的症狀仍然要謹慎面對,必要的時候還是要盡早就醫!

 

Omicron的高傳染力讓既有的重大傷者感染後危險增加,主因就在於目前醫界仍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不論有症狀、無症狀、輕症、重症,目前抗體藥物對病毒的殲滅力收效甚微,治療方針是只能對症狀治療。例如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狀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給予緩解,對於病毒本身則只能寄望於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和病毒對抗,等待病毒被患者的免疫力消滅。

 

在沒有新的抗病毒藥物問世之前,最好的防身之道還是勤洗手、戴口罩和打疫苗;以打過兩劑來說,對於Omicron的防護力只有3成,一旦施打第3劑之後,防護力可以提高到7至8成,合乎預期的效果。

 

至於未來會不會有第4劑甚至像流感一樣年年施打並不是現階段防疫的重點,民眾不必有任何預期心態,還是先打完第3劑增強自身免疫力。莫說染疫後的長期影響還沒有人知道,染疫後就算是輕症甚至是無症狀,在頭幾個月內對自身免疫力和心理、生活上的影響還是存在,在沒有針對變種病毒的新藥問世前,民眾防疫意識必須提高,自身更是要加強防護,遵守指引、避免染疫。

延伸閱讀

巨大息肉以為是痣瘡 台北慈濟無創手術建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大腸直腸外科陳莊偉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高齡82歲的黃爺爺前陣子開始,只要上廁所肛門就會出血,用手摸還摸得到一小肉塊,但他總以為是痔瘡,將小肉塊推回去就好。然而出血情況持續將近一個月,在家人的堅持下黃爺爺才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醫。大腸直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