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免開心、無傷口  心臟瓣膜疾病暨心臟移植治療新選擇

2022-04-13 14:39:4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示意圖。

談到心臟手術,一般人印象中就是動大刀、大傷口;70歲羅先生,罹患風濕性心臟瓣膜疾病,99年接受開心瓣膜置換手術,110年底因置換的生物組織二尖瓣膜逐漸退化,發生嚴重逆流導致心臟衰竭,經常出現腳腫與喘的症狀。臺北榮總心臟瓣膜團隊考量羅先生為多重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加中風),再次開心手術風險極高,建議無傷口、風險低、恢復快的「經導管心房中隔二尖瓣膜置放手術」,術後羅先生復原良好,於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即可下床行動,手術後5天後康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臺北榮總心臟外科許喬博醫師表示,以往像羅先生這樣的患者,僅能選擇再次開心手術,或從心尖開小傷口置放支架瓣膜,然而不論是之前的任一種手術方式,病人的心臟肌肉都會受到傷害,導致術後心臟收縮功能下降。經導管心房中隔二尖瓣膜置放手術,經由心房中隔穿刺,把導管支架瓣膜置放在原本已經退化失效的組織瓣膜,全程不但不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心肺機,不需停止心臟,且無傷口,更重要的是對心臟肌肉完全不會有影響,對病人術後心肺功能影響幾乎為零。

 

許喬博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臺灣每年約有2500人接受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平均生物組織瓣膜(也就是俗稱的豬瓣膜或牛瓣膜)使用壽命約為10至15年,如果病人70歲接受組織瓣膜置換,可能在80或是85歲需再次開心手術置換瓣膜,經心房中隔導管二尖瓣膜置換手術就能讓此類病人免除開心手術的風險。

 

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宋思賢醫師指出,對於複雜的瓣膜性心臟病患者,需要以病人為中心的跨團隊合作共同評估,才能提供病人最佳治療選擇。臺北榮總心臟瓣膜團隊,由經驗豐富的內、外科專業醫師與護理人員,及精準影像判讀的超音波醫師共同組成,至目前為止,已完成200例以上各式經導管的主動脈瓣膜、二尖瓣膜以及三尖瓣膜治療,手術成功率高達95%,與國外先進一流醫學中心成效相當。

 

團隊治療成功的另一名案例,傅先生因為擴大性心肌病變, 重度心臟衰竭合併重度二尖瓣膜逆流,原先已經接受心臟移植的評估,於去年九月初順利執行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圖二),手術時間僅僅只有1.5小時,之後傅先生不但重返健康,也積極與本院心肺復健團隊配合做完整的心肺復健運動訓練, 更重要的是傅先生目前也並不需要等待移植心臟的煎熬。

 

 

延伸閱讀

5/1起 癌症次世代基因定序可由健保給付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衛福商公告五月一日起開始給付癌症次世代因定序費用/健保署製表 癌症標靶治療是許多使用第一線抗癌藥物無效後癌友的另一個希望,但是在標靶藥物使用前必須找出到底腫瘤適合用哪項藥物,此時基因定序就會發揮功能,但是一個基因定序要價不低,也不是人人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