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名醫會客室/我的新冠病毒筆記

2022-06-10 09:34:50

文/花蓮慈濟醫院羅慶徽副院長

我的新冠病毒筆記,是我自己對新冠病毒的一點點觀察跟心得,首先要說明的是,「觀病毒無常」。這個病毒是單鏈的RNA病毒,它非常無常,會不斷地複製,累積很多的小錯;小錯之後,就會造成突變。從原來的COVID-19,到Alpha、Beta、Gamma,再到Delta,以及現在讓我們傷腦筋的Omicron,每次都不一樣,都在變化。

 

病毒要進化或是改變,有三個條件:第一是「遺傳」,遺傳物質會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第二是「變異」,雖然傳下來了,可是會有一些不太一樣。第三是「選擇」,繁殖力強的病毒,會變成主要的菌株。

 

為什麼叫「新冠病毒」?原來是它的表面有像皇冠的,突出來的地方就是棘狀病毒。棘狀病毒主要分為兩部分,會黏在人體細胞的是上面的S1,負責結合上細胞表面受器(ACE2);底下的S2,負責跟細胞融合,而且極為靈活。

 

病毒進化之後會產生三種結果:第一,傳播力會改變;第二,致死率會改變,但不一定是變強或是變弱;第三,會改變宿主防護它的能力。所以我們看這個病毒,從野生型變成Alpha的時候,增加了60%的傳染力;變成Beta,增加了50%的傳染力,病毒的毒性變強了,而我們可以防護自己的抗體變差了。

 

接著幾個月後,在巴西發現了Gamma病毒,不但傳染力、病毒性更強,中和抗體也更差了,巴西在那一波,就往生了三十幾萬人。再來,就是去年六月發現的Delta病毒,它的傳染力更強了,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然而我們對抗它的能力更差了,很多兒童也都染疫了。在那時候,很多學者預言,Delta病毒應該是新冠狀病毒中最強,而且永遠都會是這一支了。但是,學者們猜錯了,去年年底,三位外國人從桃園機場入境,我們發現了Omicron病毒,它的傳染力更強,但它主要感染的部位是在上呼吸道,也就是口、鼻子、喉嚨,很少感染到肺部,所以大部分都是輕症。這當中,有一個R0值,就是病毒傳染力數據的定量方法,Omicron的傳染力比原來的大很多倍,不過它只感染上呼吸道以及98%以上是輕症,算是當中不錯的事。

 

 

為什麼會這樣?《自然雜誌》發表了幾篇很重要的文章,其中一篇提到,Omicron的複製力跟致病力變低了。另外一篇也有提到,Omicron有較少的肺部感染,重症率會比較低,因此最近很少聽到缺氧或快樂死的案例,大部分感染者沒有症狀,就到處趴趴走傳給更多人。學者發現,棘狀病毒要跟人體細胞的ACE2受體結合,跟鑰匙一樣,必須靠那把鑰匙才能打開人體細胞,感染給我們。它在把遺傳物質送給我們之前,必須用一個酶(TMPRSS2),跟母體切斷,可是不知什麼原因,這個酶會變得比較沒有那麼強,切不斷,所以沒辦法侵入人體,就比較少侵犯肺部,這是讓我們比較放心的部分。

 

我有一些美國朋友說,「這是結束的開始。」臺灣也有一些人說,這支病毒應該會感冒化或流感化。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就算會,經歷的過程應該會很辛苦,因為臺灣過去沒有真正流行過,所以受到的衝擊會有多大?其實並不知道。但是另外有一派的學者則說,這一定不是最後一支病毒。還有一句話說到,「機率再低,也撐不起母數大。」意思是說,假設一萬個人感染當中,可能會有四個人得到重症。我將臺灣全部人口數,也就是二千三百萬,用來乘以萬分之四,得到的數據是九萬二千人。而臺灣有多少急性病床?大約七萬五千張左右。所以我們當然希望我們會撐過,不過我自己也覺得,會蠻辛苦的。

 

有一個急診室主任打電話跟我說:「副院長,我本來是救急病的(CPR),可是現在天天在做PCR。」PCR就是核酸檢測,看是否受到冠狀病毒感染。因此我們當然希望不會有這麼多人確診,或者有這麼多人重症,否則接下來醫療系統會被太多的病人給壓垮。

 

網路上有一張照片呈現辛苦的護理人員,他們在吃飯時,每個人前面擺了一個箱子,將頭伸進裡面吃飯。他們已沒有力氣講話,也怕互相感染,而不敢講話。所以不管是醫療人員或行政人員都很辛苦。這段時間,也感謝所有的志工給我們支持,我們會繼續努力。

 

難道我們就不努力嗎?我很喜歡引用《孫子兵法》裡的一句話,「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就是要自己的免疫力顧好,所以我提出一個「免疫力七覺支」:

 

第一個,要有「好睡眠」。

 

第二個,要有「好的疾病管理」。建議大家,有病還是要看病,因為醫院會很小心的做好感控,如果病情穩定,就拿三個月的慢性處方簽。另外,既然這支病毒的症狀像流感,就準備一些常備用藥,可以減少自己暴露在危險的機會。

 

第三個,做好「營養管理」。除了多攝取植物性飲食,還要補充維他命D(如果不能曬太陽,就要讓香菇曬太陽,再不然,就要去買維他命D來吃)。

 

第四個,要「運動」,運動可以減輕壓力,增加抵抗力。

 

第五個,要「動腦」,千萬不要一直盯著媒體看,會越聽越難過,最後會非常焦慮,反而要去讀讀書,讓自己的心定下來。

 

第六個,要「與人互動」,有很多長輩、很多弱勢族群需要我們關心。所以我們除了把自己照顧好,還要拿起電話來打,因為很多長輩不會用LINE。

 

第七個,要有「正確的念頭」,要很樂觀,有正信、正念,對一些知識要非常清楚。像花蓮慈院的團隊就會注意到,只要長輩合乎陽性的條件,就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因為越早治療越好。這些觀念要吸收,而且要相信,病毒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它會生、住、異、滅,總是會消失的。我們應該有機會跟它共存,而且要相信,臺灣有這麼好的醫療系統,有這麼好的人民,我們一定會挺過這一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