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吃止痛藥看清成分 這款藥會傷腎

2024-01-03 14:09:47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成大醫院腎臟病藥師門診,藥師提供民眾用藥知識與使用技巧/成大醫院提供

 

根據2023年美國腎臟數據系統交叉比對,2021年台灣的透析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3,546人,排名位居第一。依據2022年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資料,急性腎衰竭及慢性腎臟疾病為健保支出首位。導致這種情況的相關原因,除了慢性病人口增長,不正確的用藥習慣也是重要因素。

 

成大醫院藥劑部王豪謙藥師表示,中央健保署為此於2013年建立「末期腎臟病前期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成大醫院也成立跨科部團隊照護,結合醫師、個管師及營養師等各職類人員,藥師於2021年10月加入此計畫,並成立「腎臟病藥師門診」,與團隊共同促進腎臟保健。

 

成大醫院的腎臟病藥師門診,針對慢性腎臟病stage 3b、4、5期病人,並且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條件:用藥品項大於10項、近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具慢性腎臟病之外2項以上共病,或是其他原因經由醫師轉介之病人,提供專業的藥事照護。藥師會評估處方合理性與病人用藥習慣、給予疾病自我照顧指導及建議、提供用藥知識與藥物使用技巧、避免藥物對腎臟造成損害。成大醫院腎臟病藥師門診至2023年底服務約1,300人次,藉由提升病人對藥物的認知,改善服藥順從性,並避免病人暴露於NSAID等高風險腎毒性藥物中。

 

王豪謙藥師指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被廣泛用於各種感冒藥與成藥中,可以快速消炎並緩解疼痛,有許多人會依賴這類藥物達到止痛。但NSAID會傷胃、甚至造成胃潰瘍,也是傷腎、造成急性腎損傷的罪魁禍首之一。有些民眾會服用坊間中草藥偏方,也有些人會購買電台販售的藥物,而對於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日常用藥要很小心,不可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避免對腎臟造成傷害。

 

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口逐年增加,這些慢性疾病與腎臟的關係密不可分,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應定期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腎臟功能異常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隨著腎功能持續惡化,病人會出現「泡、水、高、貧、倦」的症狀:即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應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及醫療團隊的幫助。

 

至於慢性腎臟病病人,除了應遵循醫囑用藥外,也要積極配合飲食控制、定期追蹤檢查、控制血壓血糖及戒菸,避免腎功能進一步惡化。

 

延伸閱讀

看東西一層霧 白內障拖太久恐失明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主任林耿弘醫師/亞大附醫提供 眼球內的水晶體就像照相機鏡頭,負責將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當透明水晶體因為老化、疾病、外傷等因素,逐漸變得混濁,光線就無法順利穿透,導致視力模糊,就是所謂的「白內障」,其中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