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小便後等兩分鐘再沖水 可以預防腎臟疾病

2017-06-18 15:06:40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花蓮報導

上圖: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徐儒將醫師(中)將衛教資訊傳遞給長者

腎臟病是所有慢性疾病之首,舉凡糖尿病、心臟病、中風、高血壓等,可能都與腎臟病脫離不了干係;但是早期腎臟病唯一的特點就是「沒有症狀」只能靠著自我覺察來偵測自己的身體狀況,「泡、水、高、貧、倦」就是五大特徵,其中最容易看出來的就是小便起「泡」;醫師建議不論男女,小便後不要立刻沖水,觀際個1、2分鐘,看看泡沫是否消散,如果一直沒有減少,就應該前往腎臟科或是新陳代謝科進行尿蛋白指數或腎臟超音波的檢查,以發現早期腎臟病變。

「少糖、少油、少鹽,保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是腎臟病友贏得健康人生的生活準則。從六月開始,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與腎臟內科走入社區,十三日上午,第一站來到花蓮市主農里社區,由腎臟內科徐儒將醫師分享「如何愛護腎臟」,積極推廣護腎好方法。

「吃藥當吃補」是許多臺灣人都有的錯誤用藥觀念,加上高鹽、高油脂的飲食習慣都是洗腎人口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腎臟內科徐儒將醫師分享,許多臨床上常見的現象,像是有些民眾覺得自己腎臟功能不好,就想吃藥讓腎臟變好,甚至是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結果越吃越糟,到醫院洗腎的時候,往往都已經是第四期的重度慢性腎衰竭,甚至是第五期的末期腎臟病變。

徐儒將醫師表示,臺灣國人十大死因中,像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疾病,都跟慢性腎臟病有關。尤其是糖尿病友若血糖、血壓或膽固醇未控制好,加上又有抽菸行為者,有可能在罹病幾年後,就開始出現蛋白尿的現象,這就是腎病變的早期症狀,如果這些危險因子沒控制好,很快會進入大量尿蛋白期;接著,尿毒開始上升,最後將會面臨洗腎。

其實腎臟就像是人體任勞任怨的阿信,即使受傷也不喊疼,等到腎功能失去六成以上才會出現警訊,因此許多人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徐儒將醫師說,腎臟疾病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明顯症狀,許多罹患腎臟病的病人通常是已出現臉腫、腳腫才就醫。因此他提醒民眾,出現「泡、水、高、貧、倦」等臨床症狀,分別是小便起泡泡、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等,若出現兩項以上症狀,就可能罹患腎臟病,應盡快到院檢查。

由於生理構造的因素,十個男生有十一個小便都會出現泡沫,但是看在腎臟科醫師眼中,姿勢性的泡沫和病理性泡沫卻是相差很多。前者是單純的從高處往下沖,造成液體包覆氣體所產生的,而腎臟病友的泡沫卻是尿液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所致。 一旦尿蛋白過高,即表示腎絲球過濾率不佳,也就是腎臟出問題了。而要了解尿液中是否尿蛋白含量過高最好的辦法就是上完廁所後,等個1、2分鐘先觀察尿液的泡沫是否消散得差不多再沖水。一旦消散程度不佳,就應該前往腎臟科或新陳代謝科進行尿液檢查,必要時還要做腎臟超音波,觀察腎臟是否有水泡或腫大等情況,偵測出早期的腎臟病變。

徐儒將醫師還提醒長者,除了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的原則,其中,飲食習慣要注意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糖、少油、少鹽,保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的生活原則外,他建議,40歲至50歲民眾應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尿液檢查,五十歲以上、糖尿病、高血壓等高危險群,應每年接受一次尿液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血糖。

延伸閱讀

名醫會客室/下肢浮腫是警訊?何時該看腎臟科?

文/衛福部新營醫院腎臟科羅翊中醫師 一位66歲王先生,過去有高血壓和糖尿病15年的病史,沒有規則服藥也沒有在門診追蹤,曾因關節疼痛數週,自行購買止痛藥服用。近日王先生發現自己尿量變少、雙腳浮腫且噁心想吐吃不下飯,便前來腎臟科門診尋求協助,這才發現王先生是慢性糖尿病腎病變伴隨急性惡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