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黃斑部病變視力驟降 中醫助老翁重拾光明

2022-02-22 23:37:03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阮膺旭醫師看診照。


八十高齡的周先生身體一向健朗,七十二歲前都維持1.2的好視力讓人人稱羨。喜歡閱讀的他在八年前(七十二歲),突然發現看不清楚書上的字,找眼科檢查發現是黃斑部病變,打針、吃藥後,視力依然不佳。直到兩年前到大林慈濟醫院接受中醫的治療後,視力已恢復七到八成。



周阿伯說,八年前忽然眼前模糊,三十公分距離的東西都看不清楚,經朋友介紹來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由阮膺旭醫師開中藥並輔以董氏光明穴及眼部穴位針灸,原本連眼科儀器中的十字標示都看不到,現在可以看見十字的周邊標示。



中醫阮膺旭醫師表示,周阿伯是屬於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常見於50歲以上,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用眼過度、眼壓過高、血管出現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造成視網膜病變,也就是影像落在眼底時,沒辦法順利成像,就像是照相機的底片老化了,因此藉由中藥與針灸幫助他改善。



阮醫師使用活血化瘀、保護視網膜的科學中藥,枸杞、黨蔘、當歸、麥冬等藥材,讓視網膜的血液循環變好,氣血活暢,視力自然變好;加上董氏奇穴光明穴,以及眼眶周邊穴位針灸、按摩。

 

周先生雖然一個月才來一次,但經過一兩年的治療之後,病人情況大幅改善。阮膺旭說,光明穴位在腳踝上內踝骨後上緣,與復溜穴相距一寸位置,可疏肝明目,針灸之後,病人會有得氣的感覺,讓眼睛的明亮度提升,再搭配眼眶復健的按摩,達到治療效果。



阮膺旭說,黃斑部病變分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與糖尿病黃斑部病變,初發病時,因視網膜的皺褶彈性變得不好,會有波浪狀的感覺,看東西偶爾有些光點,但視力急遽下降,眼睛會酸澀或流眼淚。眼科最新治療方式是使用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讓不正常增生的血管萎縮,來達到改善視力的目標。



阮醫師建議,如發現以上症狀,應先到眼科做進一步的眼底鏡檢查,搭配中醫針灸及藥物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延伸閱讀

糖尿病患者應嚴防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應嚴防視網膜病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新竹報導   糖尿病是導致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顯示,糖尿病患失明的機會比沒有糖尿病的人高出25倍,國民健康署的統計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盛行率達26.5%,等於每4名糖尿病病人就有1人併發視網膜病變。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