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化療後皮膚炎 皮膚敷料可緩解

2023-05-10 12:24:09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侯沛羽醫師/亞東醫院提供

62歲的王女士是早期乳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乳房腫瘤後,轉介至放射腫瘤科進行後續的放射治療,以減少局部復發。乳房放射療程為一週五天,每天約10~15分鐘,總療程約需3~4週左右。但王女士曾經聽到其他病友分享,進行放射治療可能會有曬傷甚至燒焦的狀況,所以她對於放射性皮膚炎相當擔心,治療前便積極與醫師討論,希望能夠盡量減輕皮膚炎症狀,不要那麼疼痛且不舒服。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侯沛羽醫師表示,放射性皮膚炎通常在開始放射療程後,隨著治療次數、劑量的累積,約在療程後的第三週皮膚可能開始會有發紅、癢、色素沉澱、刺痛感等,更嚴重的甚至會局部破皮或起水泡。

 

過去傳統的治療方法,通常是在有症狀後才開始使用包含類固醇藥膏、燒燙傷藥膏或抗生素藥膏等,這些急性的皮膚炎反應,在療程結束後約1~2週症狀會最為明顯。雖然透過傳統藥膏治療,可以降低其症狀,但放射性皮膚炎是許多乳癌患者常見的副作用,害怕皮膚會疼痛不舒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造成療程中斷,也擔心皮膚因治療變紅或變黑後的修復時間和其後續恢復程度。

 

王女士經過侯沛羽醫師建議,在放射療程開始立即預防性的使用皮膚保護敷料,減少放射治療所引起的皮膚反應。在完成整個治療後,王女士僅於療程結束至後兩週內出現輕微的皮膚發紅、色素沉澱,經醫師開立藥膏使用後,病人不僅順利完成治療,後續皮膚也復原良好。

 

侯沛羽醫師也呼籲,目前治療方式可積極地去預防或減輕放療引起的皮膚反應,降低治療副作用對病人造成的困擾,也避免因副作用影響治療,千萬不要因為擔心放射治療引發皮膚燒燙傷的疼痛與後續美觀問題而猶豫,建議可和主治醫師討論,適當的使用有臨床實證、經衛福部許可的皮膚凝膠、保護敷料等,照顧放療部位的皮膚,減少皮膚的摩擦受損,減輕放射性皮膚炎的嚴重度和症狀,讓皮膚能更快修復,縮短後續照護的時間,也提升生活品質,並能順利完成治療。

延伸閱讀

臨盆前突然大出血 高齡產婦險喪命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國泰綜合醫院舉辦病人安全週活動,響應孕產兒安全。 38歲小美是公司主管,有子宮肌瘤病史,晚婚的她因高齡不易受孕,後採試管嬰兒方式終於懷孕。然而,懷孕5個月時超音波發現有前置胎盤,自孕期8個月起,她只要走動多,就會有子宮緊繃感,甚至陰道出血,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