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腰椎滑脫症

2016-03-23 15:48:58

腰 椎 滑 脫 症

郵政醫院骨科陳健煜醫師撰寫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部/整理報導

腰椎滑脫(Spondylolisthesis)是指腰椎的椎體往前移位,造成馬尾神經壓迫或神經根拉扯,而產生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腰痛有時會延伸至臀部或大腿後側,有一部份患者會伴有椎管狹窄症的症狀,通常在走一小段路後,兩下肢產生抽痛、麻木現象,必須休息片刻才能獲得緩解。根據統計,約5%的人口有腰椎滑脫症,但是只有極少數的人會產生疼痛等症狀,其中因症狀較嚴重,而需要開刀治療者只有10%左右。 

造成腰椎滑脫的原因大致上可分成五大類:

(一)、因先天腰椎結構不正常引起,通常發生在腰薦椎附近。

(二)、椎弓斷裂引起。

(三)、退化性滑脫。

(四)、外傷性滑脫。

(五)、病理性滑脫。

( 其中較常見的腰椎滑脫為椎弓斷裂性滑脫及退化性滑脫 )

椎弓斷裂性滑脫好發於一至十四歲,可能和遺傳和外傷有關,在成年後滑脫的現象會趨於和緩,女孩發生斷裂的機會只有男孩的一半,可是產生滑脫的機會卻是男孩的四倍。

退化性滑脫好發於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女性發生的機會約為男性的六倍,導因於腰椎關節的長期退化而造成不穩定。 

疾病的診斷醫師可藉由一般X光或特殊攝影檢查來做鑑別確診。腰薦椎的X光檢查能看出是否有滑脫或滑脫的部位及程度,另外,腰薦椎前彎及後仰的側照,可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不穩定的程度,從45度角的側照,能明顯看出椎弓斷裂,或因退化而肥厚鬆脫的小面關節。當患者有神經壓迫症

狀時,可進一步做電腦斷層、脊椎攝影或核磁共振檢查,藉這些檢查看出馬尾部神經受壓迫的部位及嚴重程度。 

治療方式依病患症狀程度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治療方式。症狀較輕微、行走能力不受明顯影響 的患者,可予以非類固醇抗炎劑藥物治療,建議降低活動量、使用軟背架支撐或復健運動治療;若 經以上保守療法無法改善症狀者(疼痛無法減輕、明顯的運動機能障礙或行走能力受限以及腰椎持

續進行性滑脫),應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腰椎滑脫症手術方式包括椎板切除減壓、骨融合及內固定三部分。腰椎滑脫的治療目的有二:一是 經減壓手術來解除神經壓迫;二是藉骨融合及內固定手術來達成腰椎的穩定。近年來,利用椎體間 融合術(cage)來治療椎間盤退化症越來越普遍,而脊椎內固定器之研發亦相當進步,其優點除了回復椎間盤原有高度,減低小面關節之受力,可使脊椎立即穩定,以達到椎孔內減壓、改善脊髓神經壓 迫症狀,還可增加骨融合及內固定術後的穩定性,降低固定器鬆脫或斷裂的風險,提高骨融合術的成功率。

手術後三至六個月內必須限制活動,六個月後以漸進式方式增加活動量,一年之後可完全恢復自由活動。

手術前必須先考慮患者的年齡、活動度、骨質好壞及是否合併其他嚴重內科疾病。根據我們的經驗,約有九成的患者,在術後下肢疼痛能獲得緩解,行走能力也得到顯著改善。 

◎手術後日常生活應注意事項:

1.避免伸張、扭轉、彎曲或搖動背部肌肉,以免扭傷腰部。

2.用長柄掃把、拖把做清潔工作,勿彎腰。

3.刷牙洗臉時,膝微彎,勿彎腰。

4.手術後三至六個月內勿提重物。

5.手術後4~6週可做辦公桌工作,3~4個月後才可作出力的工作。

6.採漸進式增加活動量,避免劇烈運動。

7.需穿硬背架者,要先穿好才可下床活動。

8.性生活手術六週後可恢復。

9.一年內避免背部過度勞累。

10.維持適當體重。

本文為友善連結,旨在提供民眾正確之醫療訊息,若有版權侵犯請來電告知。

延伸閱讀

產後腰酸背痛 強化骨盆加速恢復體態

好醫師新聞網編輯中心/整理報導 圖:昌弘復健科診所/ 柯志昌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骨盆問題對於一般的女性而言是個「大問題」,以生產的女性來說,不僅是長達10個月孕程當中不適的考驗,還要擔心產後陰道鬆弛、產後失禁、骨盆擴大等問題。因此產後需要物理治療的介入,陪伴辛苦的媽媽一起面對這些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