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知識救命!醫師胸悶自行急診  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中醫大新竹附醫心導管室主任陳業鵬/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根據經驗,多數猝死案例發病前,都會有症狀出現,關鍵在於能否讀懂身體發出的警訊!一名57 歲的內科醫師,胸悶胸痛長達三個月,某天身體非常不適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急救,透過心臟酶指...

老翁兩次心瓣膜置換大不同 微創手術健保給付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心臟瓣膜換術式比較/台中慈濟醫院製表 開胸手術十年大不同!蘇姓老翁七旬時曾因心臟二尖瓣膜重度逆流而開胸醫治,現在八旬年紀又因主動脈瓣狹窄必須手術,家人對老父要再度開胸大手術擔心不已!沒想到受惠於健保制度更新,老翁適用微創「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

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命懸一線 北榮導管團隊成功搶回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圖:陳嬰華醫師說明盧女士治療過程/臺北榮總提供。 73歲盧女士,四年前就醫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但因害怕開刀,一再拖延治療。近日突然急喘,上氣不接下氣,搭乘計程車就醫時在車上突然昏迷,失去呼吸心跳。急診室醫師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並進行氣管插管,使...

NT-proBNP有助找出隱形殺手 減致命心臟疾患

 好醫師新聞網李安娜/香港報導 圖:(左起)香港醫護聯盟註冊社工黃敏兒女士、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周振中醫生、兩位二型糖尿病患者雷先生、黃太太。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心臟衰竭等級指引,心臟衰竭可分為 4 級,第 1 級為高風險人士如糖尿病...

名醫會客室/這樣做降血脂

文/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 圖:心臟結構。 68歲劉先生餐餐大魚大肉,身材肥胖鮮少運動,過去的健康檢查除了膽固醇過高外,血壓及血糖尚在正常範圍之內,最近經常感到胸悶不適,心導管檢查顯示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接受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術後醫師特別叮囑要好好控制膽固醇,以避免後...

名醫會客室/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

文/國泰醫院心臟內科郭志東醫師 圖:心臟構造。 一般的冠狀動脈疾病主要是通過斑塊(動脈粥樣硬化)使動脈狹窄或阻塞。當動脈會出現其他問題,比較常見的4個病因包括內皮功能障礙(內膜受損),冠狀血管痙攣(不適當的收縮),微血管功能障礙(微小分支的功能障礙),或心肌橋(心肌覆蓋擠壓)...

名醫會客室/血管內3D光學斷層掃描讓介入治療更精準安全

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血管科主治醫師張嘉修 圖:OCT可以即時3D模擬支架與血管內部貼合情形 43歲的張先生,半年前在外院接受過心導管檢查,卻仍有胸悶、冒冷汗、頭暈症狀,因此就醫多次,卻無法以傳統抽血、心電圖、超音波或心臟血管造影做出診斷,直到這次又發生心絞痛,才藉由...

名醫會客室/血壓正常卻很喘 當心主動脈瓣膜狹窄

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主任 黃啟宏   圖: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部主任黃啟宏介紹「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TAVI)」治療。 血壓愈來愈正常,但卻感到愈來愈喘,就要當心否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如疏忽沒治療,演變成重度狹窄,可能導致猝死!   ...

認清這兩種痛 慎防主動脈剝離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亞東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哲伸醫師 主動脈剝離是危險性相當高的突發症狀,一旦血流衝破血管壁,致死率超過九成。亞東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哲伸醫師表示,如果有超過以往經驗「如刀割般的胸或背痛」,千萬不要輕忽,最好立刻就醫檢查。   ...

血壓不是唯一標準 主動脈瓣膜狹窄可能猝死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正常主動脈瓣膜運作示意。 每天固定時間量血壓是個好習慣,但血壓正常卻還是要慎防心血管疾病;包括胸悶、胸痛、易喘、呼吸不順暢,可能都是警訊,如果感到愈來愈喘,就要當心否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如疏忽沒治療,演變成重度狹窄,可能導致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