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乳癌化療副作用 中醫藥可緩解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王禎佑醫師。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且患者年齡從年輕到年長都有;45歲楊姓病患,因左側乳癌第三期進行化療,造成噁心嘔吐、食慾差、睡眠差體力差、手腫、皮膚紅癢、手麻腳麻等症狀,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

癌王胰臟癌首進十大 台大奈米刀治療有成守護生命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黃凱文醫師(右邊藍色手術袍)主持奈米刀手術。 國健署公佈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首度擠進十大癌症,胰臟癌一直以來已難診斷難治療令人為之色變,近年因胰臟癌過世的影星富豪名人新聞也常出現媒體版面,如今盛行率提高到進入前十大,更令民眾不得不關注。 ...

肺癌也有非典型 婦人久咳診斷難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林智斌醫師看診/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居住在臺東的七十一歲方奶奶因常咳不癒且有大量痰液,疑似難治型肺炎,在當地住院治療一個月,病情無絲毫起色,於二○二三年七月下旬轉往花蓮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智斌醫師問診後,懷疑病人的疾病並不單純,經切片檢驗結...

孝女捐肝救癌父 花蓮慈院助美談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花蓮慈濟醫院器官移植暨捐贈團隊。 二○二三年四月,六十歲的徐生先因罹患肝腫瘤、肝癌,被診斷僅剩肝臟移植是最後有效治療方案,自區域醫院轉至花蓮慈濟醫院一般外科,與家人共同接受評估,所幸大女兒成功配對捐肝,並在花蓮慈院器官移植團隊的成功手術下,完...

名醫會客室/胃癌的腹腔內化療

文/林口長庚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怡甫(長庚醫訊授權轉載) 70歲男性因上腹痛求診,診斷為第四期胃癌併腹膜轉移合併大量腹水及水腎。他接受了腹腔鏡腹腔內溫熱化療、雙側輸尿管支架,並同時植入血管內及腹腔內的人工導管,於第一次手術後接受了 6 個週期、為期 5 個月的雙向性化學治療,再次手術時,...

名醫會客室/乳癌四期別放棄~個人化治療重拾美好人生

文/台北長庚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朱家慧(長庚醫訊授權轉載) 隨著微創手術、基因研究、免疫治療、標靶藥物的發展與突破,一般外科醫師除了在開刀房的手術技術精進、突破思維、開發創意,也提供病人基因檢測的諮詢與新藥物的臨床試驗,許多過去被認為無藥可救、無法開刀的病人,如今可能擁有一線生機...

名醫會客室/長庚癌症治療再突破 免疫療法新里程

文/林口長庚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長庚醫訊授權轉載) 國內癌症免疫治療研究有了重大突破!長庚團隊與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戮力合作,發現可以有效促進放射治療後免疫反應對抗腫瘤之方法,此成果已發表於 2022 年 6 月免疫學界頂尖國際期刊『科學免疫「Science Immunology」...

名醫會客室/達文西也能單孔操作 機械手臂更上一層

文/台灣心血管及胸腔外科學會榮譽理事長、台大胸腔外科教授李章銘醫師 醫療器械的發展,對疾病的治療帶來最直覺的感受就是醫師操作更便利、手術時間更短、傷口更小、出血更少、病灶處理得更乾淨;其中又以從傳統手術到微創,從開膛剖肚到只有小小幾個洞,演變至今,多孔微創也演變到單孔,而醫技的發達也讓...

早期肺癌長這樣 低劑量電腦斷層捉現形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黃色箭頭所指即為在電腦斷層下,早期腫瘤噩現毛玻璃狀/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肺癌病人早期幾乎沒症狀,而腫瘤只要達1公分就可能轉移。若已出現咳嗽、咳血、喘、疼痛、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多已經到晚期。一位46歲女性肺癌病人,沒有任何症狀...

高醫引進定位儀器 精準診斷攝護腺癌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唐逸/高雄報導 圖:高醫泌尿部李香君主治醫師展示如何進行切片,讓病患藉由新式的定位儀器,能精準切到腫瘤組織,讓病患及早診斷出攝護腺癌,及早進行接下來的治療。 國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攝護腺癌是男性排名第五常見的癌症,更躍居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六位,早期攝護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