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愛菲爾牙醫義診現場排隊民眾非常踴躍,廖朝民醫師(右1)細心的為民眾檢查並解答民眾問題。
2025年是全民健保上路 30 週年,實現了全民可負擔醫療照護的榮景。然而,健保不只是醫療費用的保障,更應該是一種預防醫學與病識感的實踐。唯有讓民眾提早發現問題、趁早介入治療,才有機會落實健保永續的精神。
這次中央健康保險署(健保署)在 3-4月期間於全臺縣市舉辦一系列:健康臺灣嘉年華、健康路跑、全民健走等活動,桃園市也於 4月19日上午在風禾公園舉辦「數位AI有夠力,健保永續e起來」邀請市民共襄盛舉。
桃園市牙醫師公會響應活動,設攤「桃牙愛牙護牙健檢站」由熱心公益的愛菲爾牙醫支援,提供愛心免費口腔健康檢查、正確潔牙教學示範,期盼透過基層力量,帶給民眾正面有效的影響力。廖朝民醫師表示,這場活動不僅是對在地高齡者的貼心關懷,也讓團隊再次深刻感受到,很多長輩早已習慣牙齒缺損問題,甚至對牙周病症狀毫無覺察。
「有些阿公阿嬤告訴我們,牙齒會流血、會搖動是『老化正常現象』,但實際上這都是牙周病的警訊,如果提早發現,都有治療的機會可以保留下自然牙齒。」廖醫師分享現場觀察時說,也因為這些第一線的互動,讓醫師更堅信推動病識感教育的議題。
公益健檢不只是一場免費的檢查,更是一場醫療知識的對話。廖朝民醫師說,許多民眾其實第一次聽到「牙周病會影響心血管疾病」這樣的訊息,更有長輩表示,從未想過缺牙會跟營養吸收、免疫力與腸胃健康有關聯。當天,廖醫師用長輩聽得懂的語言,深入潛出提升現場民眾對於健康的病識感,希望這些養分,能作為大家未來願意主動看診、重視牙齒的契機。
健保守護臺灣30年,未來挑戰正是如何實現永續經營,讓下一代人能繼續受惠醫療服務。如果能讓每位市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更有認知、及早就醫,不只能減少健保浪費,也讓醫療資源真正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廖朝民醫師最後這樣總結,而這也是醫師參與公益活動最大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