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亞太腫瘤消融醫學會在台舉行 600專家跨域整合推動腫瘤治療新紀元

2025-10-26 21:50:28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吳建良/台北報導

圖:亞太腫瘤消融醫學會主席、台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醫師/本報記者吳建良攝


第11屆「亞太腫瘤消融醫學會(Asia-Pacific Ablation Society, APAS)」年會於今(26)日盛大回到台灣舉辦。這場具世界影響力的醫學盛會,吸引來自23個國家、超過600位專家學者齊聚台北,共同分享腫瘤消融治療的最新臨床成果與技術發展。


亞太腫瘤消融醫學會主席、台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黃凱文醫師受訪時表示:「十一年前第一屆亞太腫瘤消融醫學會年會就是在台灣起步,十年後再度回到台灣,也是第二個十年的開始,象徵台灣醫學界在全球腫瘤微創治療領域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三大趨勢領航 腫瘤治療邁向『微創、整合、智慧化』


黃凱文醫師指出,今年年會聚焦於三大臨床趨勢:


1. 多癌種應用擴展:
消融治療(Ablation Therapy)已不僅限於肝癌,現正廣泛應用於肺癌、胰臟癌、腎臟腫瘤、乳腺癌與婦科病變等。「只要能早期發現並局部控制,許多患者不必再進行傳統開刀,就能獲得良好治療成效。」


2. 治療方式微創化與無創化:
從傳統開刀切除,演進到內視鏡、腹腔鏡及機器人手術,如今更可透過僅「針孔大小」的經皮消融技術達成治療。黃醫師強調,「這不只是醫療技術的進步,更代表患者恢復更快、副作用更小。」

 

3. 跨領域整合治療:
過去放射線、手術、藥物治療各自獨立,如今進入「整合共治(Combination Therapy)的新時代。「我們看到消融與免疫治療、標靶藥物、放射線甚至外科手術結合後,能達到1+1大於2的臨床效果。」

 

協同與互補  打破傳統治療藩籬
黃凱文醫師進一步說明,「所謂整合治療的價值,在於互補與協同。」當傳統手術治療有其侷限或是放射治療反應不佳、藥物療效有限等,都可以透過微創消融介入治療,不論是局部加熱、電燒、微波等方式,破壞腫瘤細胞,藉以提升藥物滲透率或是直接就讓腫瘤消融,「這樣的合作模式讓許多原本難以治療的病例,出現明顯改善甚至痊癒的希望。」

 

台灣再登國際舞台  引領亞太醫學新局
此次年會邀集120位國際專家與27家醫療廠商共同參展,展示包含高能聚焦超音波(HIFU)、冷凍刀(CryoKnife)、AI影像導航技術等新世代設備。更有來自烏克蘭戰區的哈爾科夫大學(Kharkiv University)巴拉卡Baraka教授,跨越戰火遠道前來波蘭再赴台分享臨床經驗,成為會場焦點。


黃凱文醫師進一步指出:「台灣醫療團隊在消融技術與臨床研究的貢獻,已獲得國際肯定。未來,希望藉由這次會議的平台,凝聚亞太地區的臨床與科研能量,共同推動癌症治療邁向更精準的方向,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