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聽不到飛機起降 健保給付女嬰植入百萬耳蝸

2023-09-13 11:37:00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言言是第一位健保給付植入雙耳人工耳蝸個案/截圖自中醫大附醫提供影像

 

10個月大女嬰言言,出生時新生兒聽力篩檢雙耳未通過,連飛機起降時發出的巨大聲響都聽不到。衛福部健保署今(112)年7月1日起放寬政策,健保給付未滿18歲重度聽損者雙耳人工耳蝸,言言順利於7月20日進行雙耳健保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術後隔天開機,言言即有聽到聲音轉頭尋找聲源的反應,植入2個月左右,已開始有口語發展,可回應家長,與家長互動,言言也是全國第一位健保給付雙耳植入人工耳蝸成功的個案。

 

醫界文獻顯示,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已被認為是極重度聽力損失病人最有效治療方式,根據研究,比起單耳,雙耳植入人工耳蝸,在安靜環境下可提升11%的語音辨識度,吵雜環境更可提高16%,對聲音品質、音樂賞析能力也有極大的助益。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為千分之三,其中約百分之十至十五個案屬於重度,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陳冠華主任說,換算起來,全台每年新增40名重度聽損新生兒;嬰幼兒聽語發展的黃金期從六個月開始至學齡前,大腦才會發展出最佳的聲音解析度、語音辨識度及清晰的口語發展,對於雙耳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嬰幼兒來說,兩歲前盡早進行雙耳植入人工耳蝸,是比較理想的治療選擇。

 

陳冠華主任強調,在歐美日韓等國,已把「嬰幼兒雙耳人工耳蝸植入」當作先天性極重度以上聽力損失的標準治療,然而在台灣,過往受限於健保給付限制,多數家庭只能選擇植入一耳,另一側使用助聽器,雖然可於安靜環境下溝通,卻始終無法達到最佳的聽覺表現,在吵雜環境中常有「聽得到但聽不清楚聽不懂」的現象,甚至對專注力、情緒穩定度、學業表現、以及建立人際關係造成莫大的限制。今年針對十八歲以下兒童,衛福部健保署於七月正式宣布雙側人工耳蝸植入納入健保給付,將大幅減少聽損兒童家庭經濟負擔,預估每年將有數百名嬰幼兒受惠。

 

中醫大附醫全方位聽覺健康中心團隊指出,嬰幼兒出生時一旦確診雙耳極重度聽損,經過專業團隊檢查評估,核磁共振及電腦斷層分析,確認無手術禁忌症,建議於兩歲前盡早同時植入人工耳蝸,已植入一耳之個案,也應盡快評估另一耳植入效益。雙耳聆聽才能使聽損兒的聽覺及語言能力發展不受限制,讓聽力損失不再成為人生的絆腳石,能夠及早重獲新聲,迎向更美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缺鋅問題多 大人小孩都有影響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台北報導 國小一年級的小珍,身高106公分,體重16公斤,遠比其他同學瘦小,總是比別人特別容易生病感冒,胃腸也不好,常飯後就去上大號。父母帶她求診後,醫師進一步詢問她的飲食習慣才發現,由於從小愛吃白飯,習慣跟著父母親吃素,其他肉類都不愛吃。外表皮膚乾燥頭髮較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