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醫師新聞網 - 男子突發心梗 女兒CPR保老爸一命

2023-12-02 14:21:25

好醫師新聞網記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聯新國際醫院心臟內科蔡劭謙醫師。

55歲中年男性黃先生在家突然失去生命徵象(OHCA)倒下,嚇壞了家人,緊急打電話給消防隊求救,經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緊急施以心導管手術搶救成功,兩個月後再次執行心導管開通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執行此次急救的聯新國際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蔡劭謙表示,黃先生的女兒「第一時間施行心肺復甦術」,讓腦部不因心臟停止而缺氧受損,是術後病人能否回復健康的關鍵。

 

回顧當時,黃先生因心肌梗塞倒下,家人緊急去電消防隊請求救護車,消防隊員在電話中告訴黃先生的女兒施行心肺復甦術搶救,當救護車趕到後,接手後續的急救措施,並使用AED電擊(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再送至急診由急診及心導管室團隊後續搶救。

 

蔡劭謙醫師說,經過心電圖檢測,顯示為急性心肌梗塞,並在血管攝影中發現黃先生血管阻塞情形非常嚴重,心臟總共有三條冠狀動脈分別為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枝,及左迴旋枝,黃先生的右冠狀動脈及左迴旋枝皆為慢性完全阻塞,左前降支為急性完全阻塞。

 

蔡醫師優先將急性完全阻塞的左前降支以心導管介入治療打通以穩定生命徵象,後續在加護病房團隊的照料下逐漸穩定生命,脫離險境且無任何腦部受損的情形。蔡劭謙指出,除了消防隊及本院的SOP急救措施外,最重要的是病人倒下的第一時間,女兒能在消防隊指導下為父親行心肺復甦術,讓腦部不因心臟停止而缺氧受損。

 

兩個月後,蔡劭謙醫師再費時五小時,將另外兩條慢性完全阻塞的血管同樣以心導管介入治療的方式開通,手術成功病人也順利出院。

 

蔡劭謙指出,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其中「心肌梗塞」更是造成心因性猝死的最常見原因,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AMI),是一種急性及嚴重的心臟疾病,主因是供應心肌的血液循環,也就是冠狀動脈循環突然中斷,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引起血栓形成造成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心肌因無法得到足夠氧氣而導致的損傷。

 

一般常見的徵兆是持續胸痛、胸悶、心絞痛,有時也會以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心跳不穩定表現,但「50%心肌梗塞病患平時都沒有任何徵兆」,蔡劭謙坦言這是最難預防之處。

 

心肌梗塞主要危險因子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及抽菸,而抽菸也是這次黃先生發生心肌梗塞最主要的原因。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除了增加心肌梗塞的機率外,同時也可能增加腦中風的機會,保護自己的健康及生命,戒菸刻不容緩。

延伸閱讀

半數心梗沒徵兆 持續胸痛快送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心臟內科蔡劭謙醫師/聯新醫院提供   沒有慢性疾病、行動自如的97歲周姓老翁,因在家胸痛且呼吸窘迫,家人送他至聯新國際醫院急診,在急診經檢查後高度懷疑為左主幹阻塞之急性心肌梗塞,經緊急照會心臟內科醫師,並啟動心導管室同仁作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