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俊佑中醫師
圖:中醫治療帶狀皰疹前後/郭俊佑中醫師提供
44歲的謝先生,兩個月前確診新冠肺炎,以為撐過發燒與咳嗽後一切就會好轉,沒想到過沒多久,竟在後頸與頭部出現刺痛與紅疹,經皮膚科診斷為帶狀皰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
起初他接受了抗病毒藥物與止痛藥的治療,但症狀始終遷延不癒,疼痛如針刺般貫穿後頸至頭皮,低頭、轉頭時疼痛加劇,甚至影響睡眠品質。一個月的西醫治療效果有限後,他決定嘗試中醫治療。
針灸治療見效快 一次即緩解疼痛
初診時,我為謝先生進行了針灸治療,選取經絡上與頸部相關的腧穴,以疏通氣血、止痛散結。令人驚訝的是,第一次針灸當下疼痛幾乎立即緩解,頸部活動度大幅提升,患者本人也感到驚訝與欣喜。
在第二次回診(2天後)時,他表示疼痛雖有小幅反彈,但僅為原本的三成,睡眠明顯改善,紅疹也退了七成以上。第三次回診(三週後),疼痛完全消失,紅疹完全痊癒,也未再復發。
中醫如何看待「帶狀皰疹」?
在中醫理論中,帶狀皰疹被歸類為「纏腰火丹」、「蛇串瘡」等病證,認為是因肝火、濕熱、氣滯血瘀,或正氣虧虛,外感邪毒所致。現代臨床上常見於壓力過大、熬夜、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亦可見於感染後的調養不佳,例如新冠病毒感染後的免疫失衡。
針灸治療透過: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調和氣血、止痛止癢
扶正祛邪、提升免疫
可有效改善急性期疼痛、減少疱疹及神經後遺症發生。
對於頑固型或慢性後遺神經痛,我臨床上常搭配火針與中藥內服,例如使用補益氣血、清熱解毒、疏肝理氣的藥方,有助於加快復原、減少復發。
特別提醒:顏面與眼部帶狀皰疹更需謹慎!
帶狀皰疹若侵犯至三叉神經第一支(眼支),常表現為單側額頭、眉骨紅疹或劇痛,嚴重時可能影響角膜與視力,需及早介入治療。
結語:及早辨識,及時處理,合併中醫療效加倍
帶狀皰疹不只是皮膚病,它牽涉的是神經系統與免疫平衡。若能早期辨識、積極治療,不僅可縮短病程,更可預防後遺神經痛的困擾。針灸、中藥與火針的結合,為許多病人帶來快速而穩定的改善,值得更多人了解與信賴。